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三产论坛
访问旧站
论著 论文 研究报告 项目成果 李江帆论文 工作论文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论著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研究


时间:2010-03-05 04:07:45来源: 作者:李江帆 点击: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

中山大学“985工程项目成果

 

李江帆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98月第1

45.6万字

ISBN 978-7-01-007123-7

定价:48.00

邮购地址:100706 北京朝内大街166

人民东方图书销售中心

电话: (010)65250042  65289539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研究”和中山大学“985工程”(第二期)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获得者李江帆教授与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合作完成的一本研究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的优秀学术专著。

该书从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服务外包、服务行业波动性、生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服务化等方面,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在中国背景下分析了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业生产率、城市服务业发展等问题。

该书有四个特点:一是跟踪国际前沿。广泛收集、整理了国际学术界有关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的研究新成果,并作了实事求是的评述,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较全面地了解国际研究动态。二是关注服务经济新现象。以第三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引起的一系列服务经济新现象为题,通过中外比较,系统研究了中国学者过去很少关注的有关服务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三是立足中国实际。立足中国第三产业的实际,分析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有新意的论点和有针对性的应对方略。四是博士概念。课题组成员都是博士或博士生,本书荟萃了他们多年来在博士学位专题研究中从事的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研究的成果精华。对我国迈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很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科学决策将产生积极影响。

 

 

 

主编简介

 

 

 

李江帆  19512月生于广东台山。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广东省高校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211工程”经济学重点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会长、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1980-2008年发表论文353篇,著书 6本,共480万字,获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奖22项。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广东省社科规划第三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研究,在开拓第三产业经济学、揭示第三产业发展规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于1991年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2年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主要著作:《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三产业与服务消费品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论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009;《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后记

 

 

本书是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5BJL015)和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我指导博士生们围绕该项目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集体劳动结晶。

20056月,本基金项目获准立项。我组织了以在学博士生和毕业博士为主的课题组开始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花了大量时间系统收集、翻译、整理、研究和分析国际学术界有关服务经济前沿的大量理论文献和统计资料,并结合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承担的相关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以及国家发改委编制国家“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纲要的合作任务,先后到珠江三角洲、北京、长江三角洲对第三产业发展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在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配合下,较全面地掌握了产业结构变动与服务经济发展的材料。

2005年-2006年底,课题进入分工研究阶段,取得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有15篇阶段性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家》等学术杂志。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0071月-8月,进入课题最终成果撰写和修改阶段。200711月初,课题成果完成,于11月上报申请结项。此后,根据有关专家的评审意见,对课题成果做了进一步完善,完成了课题最终成果,于20093月通过结项。

本书是我和我指导的博士生在其博士论文研究成果的基础写成的。全书由十一章组成。前六章从服务业产业融合、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服务外包、服务行业波动性、生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服务化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后五章分析了在中国背景下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业生产率、城市服务业发展等问题。

本书作者研究和写作分工如下:

李江帆: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主持人、主编,全面负责课题设计、研究管理、成果统稿和修改审定。

顾乃华: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3级博士,现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协助主编进行课题申报设计、项目管理、成果统稿和修改,分工研究服务业生产率

李健英: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协助课题主持人进行修改、统稿,分工研究中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魏作磊: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2级博士,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分工研究服务业就业。

李美云: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01级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分工研究服务产业融合。

毕斗斗: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2级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分工研究生产服务业。

陈菲: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2级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分工研究服务外包。

胡霞: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3级博士,现为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分工研究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

刘继国: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3级博士,现为深圳龙岗区委党校副教授,分工研究制造业服务化。

陈凯: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4级博士,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分工研究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

于丹: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4级博士,现为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讲师,分工研究服务行业波动性。

张卿: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4级博士生,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分工研究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雷小清: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04级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分工研究服务业信息化。

本书研究的新内容主要体现在:

1)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将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对整体服务业产业融合现象予以理论抽象,克服了以往研究只停留在个别产业融合现象的描述或忽视整体服务业融合问题的不足。

2)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研究:利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增长和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数据库公布的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结构数据,实证分析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揭示其增长规律。

3)服务外包研究:把服务外包分为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加以分析,深入探讨微观企业资源外包行为特征及变化,全面阐释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行业和国家服务资源外包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未来动向,从而较完整地把握服务外包的内部发展态势。

4)服务行业波动性研究:借助世界统计年鉴和GGDC的数据,从服务业和分支行业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发达国家在服务经济时代中的经济周期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定量描绘我国转型期服务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5)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通过对生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关系、生产服务业产值与就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定量分析以及其内在的成长机理分析,揭示我国发展生产服务业带来的产值与就业效应,为我国政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6)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明确提出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概念,并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和产出服务化的演变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7)服务业发展与就业问题研究: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经济发展和服务业就业增长之间的理论基础,就我国短期内服务业能否承担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做出明确判断。

8)我国服务业生产率研究:借助《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的数据,利用永续盘存法,比较精确地估算了转型期我国各省服务业的资本存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我国转型期服务业生产率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与工业比较呈现的产业特征。通过构建能反映产业间外溢效应的两部门模型,重新评估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新的论据。

9)城市服务业发展研究:以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扩展了截面研究的样本数量,突破了以往实证研究样本数量太少的缺陷。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新兴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强调多要素的协同作用,使得相关实证研究更能接近现实。

课题组在研究撰写本书时,比较注意突出如下4个特色:

一是跟踪国际前沿。广泛收集、整理、归纳国际学术界关于服务经济前沿研究最新成果,在系统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述,形成一本有关国际服务经济前沿研究述评的“小百科全书”,使关心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研究成果的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比较全面了解国际研究情况。

二是关注服务经济新现象。以当代第三产业崛起引起的一系列服务经济新现象为题,通过中外比较研究,分析第三产业崛起对中国服务经济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中国学者过去很少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服务生产率、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服务产业融合、服务外包、生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国民经济“稳定器”等问题,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三是立足中国实际。在中国特殊的体制环境、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互动的背景下,以第三产业经济学和服务产品理论为基础,立足服务领域的特殊性,分析中国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和应对方略,提出了有新意的论点,力求对服务经济学科建设和我国服务业发展制定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博士概念。课题组成员都是博士或博士生,不少作者从事本课题写作时是博士生,如今大部分已获博士学位。该书荟萃了他们多年来在我的指导下从事第三产业经济和服务管理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精华。

值本书出版之际,衷心感谢国家社科基金、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对本课题的研究和出版资助。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社科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为我们的第三产业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民出版社刘彦青、郑牧野编辑为本书编辑、出版先后做了大量工作。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师生们对我从事的第三产业研究给予各种支持。在本书研究和撰写过程中,不少研究者的相关文献资料在观点、方法或论据上给课题组以有益的启迪,被本书参考、借鉴或引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后记撰写进入尾声时,我收到国家社科规划办通知:拟将我主持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服务经济前沿问题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或阶段成果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的内容,摘发《国家社会科学项目成果要报》呈送中央,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诚挚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对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李江帆

                                                   2009年6月25 4:55:36 PM

 

顶一下
0%
返回首页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Tel/Fax: (020)84038476 E-mail: ccssr_admin@163.com
主任: 李江帆教授 E-mail: jiangfanli@163.net Fax: (020)8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