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三产论坛
访问旧站
论著 论文 研究报告 项目成果 李江帆论文 工作论文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论文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07-10-07 11:15:26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李江帆主编

             



 

 

人民出版社20058月第1版

开本:787毫米× 960毫米 1/16

字数:657千字  4+15+614页

ISBN 7-01-005040-6

定价:72.00元 

 

100706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

人民出版社

 

 

邮购地址:

100706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

人民东风图书销售中心

电话:(01065250042 65289539 

  

 

 

作者地址:

510275 广州新港西路135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李江帆教授

电话/传真:(02084038476(办)

E-mail: cnservice@21cn.com


内容提要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批准号:92AJB022)“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延伸研究成果、中山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项目研究成果,是创立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的我国著名第三产业专家李江帆教授和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经十多年科研攻关写成的一本研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优秀学术专著。该书依据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掌握中外第三产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供给、需求、结构、区域、时序、政策、制度、总需求等重要问题。

    全书约66万字,由9篇组成,包括: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概述;中国第三产业增长供给因素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增长需求因素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区域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时序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制度研究;中国第三产业总需求研究。

该书采用实证性、动态性、前瞻性强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构想、定量模型、实施方针和具体对策,在揭示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定量规律、建立第三产业经济运行数学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 对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科学决策将产生积极影响。

 

 

                      

 

李江帆  1951年生于广东台山。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1976年在广东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1982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历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讲师(1983)、副教授(1986)、硕士生导师(1987)、教授(1991)、博士生导师(1997),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2001),“211工程”经济学重点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1998-),广东省高校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1993-),广东省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20014月调入中山大学任教。1989-1990年在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5年两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1980-2004年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300篇,书 4本,共328万字,获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奖20项。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于1991年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2年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1992年被评为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12位)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1996年被选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 (省级)跨世纪优秀人才。2002年获中山大学宝钢优秀教师奖。2004年起任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20年前,我在辽宁省兴城市主持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主办的全国首次第三产业经济理论研讨会时,李江帆同志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讲师在大会作了关于第三产业定量分析的精彩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赞许,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6年后,他因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来北京领奖,我作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高兴地会见了他并为此书重印作序,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李江帆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的延伸研究成果《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问世,我当然乐意为其作序。

 

李江帆教授1980年以来致力于第三产业研究,系列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近年来,他将研究重点由第三产业经济学拓展到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和服务管理等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他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经十多年合作攻关完成的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和《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先后于去年和今年出版,都是值得庆贺的好事。如果说《第三产业经济学》以崭新的结构体系、清新的学术观点、充分的科学论证和自成一派的理论逻辑,在我国经济研究领域开拓了第三产业经济学,赢得了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因而构成第三产业研究开山之作的话,那么,《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和《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就成为应用第三产业经济学原理系统分析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实践的延伸应用之作了。《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以第三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按照投入分析——产出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主线,分析了中国第三产业的人、财、物和成本投入,服务产出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第三产业与服务市场、城市化、产业关联和波及、对外开放等重要问题。《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则以第三产业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供求结构—行业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政策结构-制度结构为研究主线,研究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供给、需求、结构、区域、时序、政策、制度、总需求因素等重要问题。它们与《第三产业经济学》形成相互呼应的三个姐妹篇,反映了李江帆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在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

 

浏览《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可以看到,该书研究的是我国21世纪初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分析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建立第三产业发展模型,揭示第三产业供求影响因素、宏观比例、内部结构、区域分布、时序发展、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丰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其实践意义是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科学基础上,为我国新世纪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思想和决策借鉴,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风格或特色:

 

一是系统性、综合性强。从大体上讲,第三产业研究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从企业或行业层面进行微观研究,旨在得出对服务企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二是从产业层次进行综合研究,旨在得出对国民经济层面的产业管理和政府宏观决策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国外近年出版了不少服务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从某一分支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某个横截面切入,研究某一具体服务业的发展,或服务产出、服务质量、服务营销、服务运作管理等问题,但对整个第三产业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比较少见。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系统、综合研究尚属空白。从国内看,关于中国第三产业的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第三产业行业的“条条”分析,多是从分支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分析分支服务业如交通、通讯、金融、旅游、文化等行业的发展状况,有的则以“拼盘方式”合成第三产业研究,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作系统、综合分析的专著还比较少见。从本书的研究框架和研究专题可以看出,它非常重视对第三产业的整体研究和综合研究。它从第三产业的供给因素、需求因素、行业结构、区域发展、时序发展、产业政策、制度因素等角度,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作了全面综合分析,得出了对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产业政策制定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结论。

 

二是研究方法比较科学、规范。第三产业作为后来居上的产业,其发展的起步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相对晚于第一二产业,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如此。第三产业门类繁多、涉及面广,各分支服务行业差异性大,也使第三产业综合研究相对困难。要从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研究加工,揭示第三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必须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重视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来看,它在方法论上也是规范的。该书借助TSPSPSSEVIEWSEXCEL、投入产出分析等计算机分析软件,在详尽、全面掌握中外第三产业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就业、投资、收入、消费、出口、GDP、工业化水平、劳动、人口、资本、增长速度等因素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和经济模型建立第三产业产值模型、就业模型、生产函数、消费函数等模型。在以实证分析方法弄清有关经济变量因果联系的基础上,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所需的条件及其相关程度,再通过规范分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条件、措施、对策作价值判断。与此同时,类似方法也用于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变量与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规律性,建立不同类型的三次产业发展模型,作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前景的科学参照系。该书研究方法的科学、规范就为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三点启示:必须重视对经济规律的探索研究;尽可能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规律;必须加强对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文献的积累。

 

三是多层面揭示了第三产业发展规律, 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第三产业发展思路、方针和对策,在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取得突破。阅读该书可以发现,该书作者非常重视创新性研究;全书篇章字里行间中新意洋溢,随手可拈。主要表现在:首先,在中外学术界首次建立了第三产业方程,揭示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服务产品的输出状况;提出了衡量第三产业水平的相对和绝对指标;全面论证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其次,建立了第三产业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测算了中国第三产业的产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资本收入份额等重要指标;估算了中国第三产业生产函数,分析了劳动和资本投入对中国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第三,建立了服务总需求模型,估算了服务需求函数,分析了需求抑制或扩张条件下中国第三产业增长特征及其效应;分析了居民服务需求、准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和国外净服务需求。第四,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第三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模型,分析三大地区第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综合水平。第五,分析了人均GDP、城市化率、人口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关关系,中国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历史定位和演变趋势,各服务行业吸纳劳动力的特点和趋势。第六,从结构转换的总体差异、产业结构变化途径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的时序特性;从结构变化值、相似系数、部门反应弹性值、第三产业主要行业时序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序列作了定量分析;分析了中国第三产业时序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第三产业产业发展序列的思路和对策。第七,分析了中国实施的第三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作用偏差、副作用和负作用;提出可供选择的第三产业政策。第八,探讨了第三产业在国际化的资源组合环境中的发展思路、第三产业的市场制度安排、市场深化下的中国第三产业制度选择、第三产业瓶颈部门发展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化的选择。第九,分析了中外第三产业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的变化特点、需求差异及政策建议;估算了中国服务需求收入弹性,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界第三产业研究的一项优秀成果。它依据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掌握大量中外第三产业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作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构想、模型和具体对策,在揭示中外第三产业发展规律、建立第三产业经济运行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 对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科学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张卓元

                200588 于北京

 

 

 

 

 

 

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使世界第三产业呈现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在增大;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裕,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越高。第三产业的兴旺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6个成员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1870年仅为23.7%,到1976年已提高到55.6%2001年世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7.7%,在高收入国家高达70.7%。2003年中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1.1%,中等收入国家为51.5%,低收入国家为50.2%。第三产业成为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部门。

 

改革开放前,我国第三产业长期发展缓慢,比重偏低。从纵向看, 19521980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增加4个百分点; 产值比重由27.9%下降到21.4%。从横向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1980年仅为13%,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26个国家或地区中排第106位;产值比重在1982年为22%,在9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倒数第2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经济理论偏差:把服务部门看成不创造社会财富的非生产部门,把其比重增大看作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寄生性的突出表现。没有正确认识“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者比重增大的趋势,必然为各个社会所共有,而不是行将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独有的特征”,“非物质生产劳动者逐趋增多,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而且是过去、现在和今后整个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①],导致在实践中对“非生产部门”的歧视,使第三产业资源投入受阻,发展被遏制。二是发展战略偏差:在工农业已有较大发展的时候,没有及时把第三产业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四个现代化”只把工农业现代化列入议事日程,忽略了第三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三是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服务低价制,损害了服务业的利益,把不少服务活动当作资本主义因素来批,挫伤了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1984年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1992年作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着总量不足、比重偏低、结构性失衡、服务领域狭小、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5点:一是体制问题。 在体制转轨中,不少服务领域执法不严,或无法可依,行业管理松弛,使服务市场混乱。二是供给问题。在短缺经济基本结束的形势下,服务业对服务需求的变动缺乏预见性,开拓经济增长点的创新能力弱。三是垄断问题。垄断严重的服务行业,价格高、质量次、效率低。四是投入问题。资本、管理、技术、信息要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不足。五是认识问题。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不足,经验也不足。

 

时至今日,不少决策者对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的传统观念还未完全扭转。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囿于旧时代国民经济主要由工农业推动的体验,认为工业发展了,第三产业自然就会上去,无须花大力气抓第三产业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对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将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率先超越第二产业, 成为GDP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的远景缺乏预见性,在第三产业日趋增长,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还把“工业立市”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战略,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战略目标,要求各级干部“一心一意抓工业”,做“工业书记、工业市长、工业镇长、工业村长”,把第三产业发展完全抛于经济发展战略之外。一些地方政府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解成大上工业项目,片面强调工业而忽视第三产业,不顾需要与可能,把大上快上制造业当作工业化的“政绩”。一些学者对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产业高级化趋势心存疑虑,对近年我国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现象忧心忡忡,斥之为“产业空心化”。一些人不了解第三产业不仅提供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生活资料——服务消费品,而且生产提高国民经济效率的生产要素——服务型生产资料,把发展第三产业理解成只是搞商贸、旅游业。一些人不尊重第三产业特性及其特殊发展规律,热衷于以跟风头、赶浪潮、靠克隆、搞运动的方式发展第三产业,大搞服务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助长了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失衡。凡此种种,反映了对第三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和普及工作的不足,也给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分析能力提出了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历程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可以预料,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将是国民经济软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消费结构上将表现为实物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消费比重上升;在产业结构上将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为了揭示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纠正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解决现实问题、化解深层矛盾,引导和推进第三产业在健康发展轨道上发展,很有必要对第三产业发展作系统研究探索。这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考虑到我国现有的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第三产业分行业的“条条”分析或“拼盘”式研究,或都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对策,为避免分析思路和研究结构雷同,本书着重从产业层面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作综合研究,以第三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第三产业的供给、需求、结构、区域、时序、政策、制度和总需求等九个方面,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全书共分九篇,围绕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研究。第一篇研究第三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衡量指标、战略地位、内部结构的升级趋势、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作概要性分析,为全书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篇从第三产业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中国第三产业增长态势、生产函数、增长供给因素和增长特征、中国第三产业增长的供给因素等方面,研究影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供给因素。第三篇从需求与第三产业增长的相关性、需求因素对中国第三产业增长的作用、中国第三产业增长需求因素等方面,研究影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因素。第四篇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中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演变与就业增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等方面,揭示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特征、发展趋势、优化目标和对策。第五篇从第三产业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状况、三大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原因等方面,研究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第六篇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时序性、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时序特征、中国第三产业时序发展趋势与对策等方面,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时序, 包括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发展序列中的时序,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分支服务部门的发展时序。第七篇从第三产业政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第三产业政策的作用、中国第三产业政策的选择与实施等方面,研究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政策。第八篇从经济市场化与第三产业的制度安排、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市场深化下的中国第三产业制度选择等方面,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建设。第九篇从第三产业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的特点及其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第三产业总需求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政策。

 

本书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电子计算机,用TSPSPSS、投入产出分析等定量分析软件,通过系统分析人均GDP、产值、就业、投资、收入、消费、人口、工业化水平、产业增长速度等经济变量与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探讨有关经济变量影响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方向、程度及其函数关系,建立第三产业发展模型,揭示第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特性对一般模型的影响,引进一般模型来评价、预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依据对此所作规范分析的价值判断,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本书使用了大量统计数据分析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使分析严谨,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需要对本书文献资料、统计数据及统计口径作如下说明:

1.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与(广义)服务业(service sector)是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讲法,内涵与外延完全相同,可当作同义词使用。前者常与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对称;后者常与农业(agriculture)、工业(manufacturing)对称。尽管近年我国政府文件常以服务业概念代替第三产业概念,但中国统计年鉴迄今只有第三产业概念而无服务业概念,外国统计年鉴则反之。

2.本书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3.《中国统计年鉴》不少术语虽然经常变动,但所指的为同一对象,可以通用,不必强求一律。如统计项目“通信业”在1985年前为“邮电”,在1985年的第三产业划分(沿用到2003年)中称“邮电通讯业”,19861993年称“邮电通讯业”,1994年后称“邮电通信业”。其实,通讯和通信是同一对象(communication)的两种并无多少本质区别的说法,可以通用。不过,如不明底里,就可能把研究者对不同时期统计年鉴的术语的如实引用,误以为用词不规范。

4.中外第三产业统计体系存在着很多差异,不少术语统计口径不完全相同,不能直接套用,只能按求同存异的原则作大致比较。如外国统计年鉴的“不动产”与中国统计年鉴的“房地产”概念最接近,但不等同。中国的“房地产”包括住房出租业,而“不动产”不包括租赁业。外国分期付款期满前的不动产产权属于银行,与银行资产融合在一起,故统计年鉴常把“金融、保险、不动产、租赁业(Finance, insurance, real estate, rental, and leasing)”合并为不可分拆的一个大项。中国统计则把金融保险与房地产单列统计。这就使有关项目的中外比较有一定的困难。

5.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不少中外文献资料。对于直接引用的,以脚注方式直接标明出处。对于间接和综合性引用而不便逐一标明出处的,在书末参考文献中标明。

6.每年10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是上年统计数据:分省数据通常滞后一年,而全国汇总数据常常滞后两年。因此《中国统计年鉴2004》是本书定稿时所能得到的最新统计年鉴,2003年数据则是本书所能得到的最新数据了。

 

 

 

 

 

我终于有机会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写后记了。

 

20053月底,我在第二次作短期学术访问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办公室里连续数天挑灯夜战,有两天甚至干到东方红;仰仗着国际互联网的电子邮箱和MSN即时通信功能,我劳动几位博士生在千里迢迢之外的广州参与总编“接力跑”,对付编辑中突如其来的急事,终于在“愚人节”前夕完成了本书的修改总纂工作。看到随着电脑显示屏上电子邮件发送键的点击,闪电般飞向北京的60多万字书稿于22:50发送完毕,我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喜悦地在夜色中赶车返回Pandan Valley住宅。凝结多年心血的书稿终将付梓使翌日在东亚研究所作一个严肃的英语学术演讲的我心情非常轻松,以至在开场白中不无调侃地开起“愚人节”玩笑,引起中外同事们的开怀大笑。

 

本书是在我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批准号:92AJB022)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我和我指导的十多位硕士生博士生近十年的延伸研究完成的一项集体劳动成果。

 

该书的构思可以追溯到13年前我第一次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之时。在我的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的次年即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再度掀起发展第三产业的热潮。其时,适逢全国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主持申报的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可是,我接到立项通知却感到不无遗憾。因为,我起初申报研究经费为6万元,但科研处一科长说:太多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资助强度一般不会超过3万元。我初次申报没有经验,便按略超“资助强度”的原则改报3.2万元。没想到当年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的平均资助强度为6万元,而我获准的课题经费只有3.2万元,显然是按我“自愿申报”的经费额设定的——这不是明摆着没有“用足政策”嘛。

 

尽管如此,这一小插曲还是难以冲淡我首次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愉快心情。此前,我涉足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已有12年。1980年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开始探讨第三产业经济理论。1982年完成的硕士论文《论服务消费品》建立了服务产品理论,主要部分在《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中英文版等10多个学术杂志上问世。1988年夏,我以服务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石完成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写作工作。该书于1990年出版后,次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鉴于我国已作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决策,发展第三产业的what(是什么)和 why(为什么)问题基本解决,我就把第三产业研究的重点拓展到how(怎么样)去,研究第三产业经济运行与发展和服务管理等问题。这次我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实际上是《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姐妹篇。如果说《第三产业经济学》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以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运动为研究主线构筑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话,那么,《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则偏重于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其研究目标是通过分析中外第三产业运行的特征和规律,揭示第三产业宏观比例、内部结构、区域分布、时序发展、发展政策和发展制度等方面的规律性,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科学基础上,提出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思想、方案和对策,以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此时,我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多年,指导了数位硕士生撰写毕业论文。虽然其选题都围绕着第三产业的研究方向确定,但多属东敲一榔头西打一锤,没有仔细斟酌选题的系统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现在我既然主持国家课题研究,与其继续指导研究生撰写答辩后就束之高阁让“老鼠的牙齿批判”的学位论文,还不如指导他们以国家课题为研究任务写作学位论文,坐收“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相结合之好处呢。于是,我先后吸收我当时任教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37位硕士研究生参加该项目课题组,指导各人选取我开列的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子项目之一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分别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供给、需求、结构、区域、时序、政策、制度因素等问题。

 

因国家立项经费不足,该课题实际上是在国家社科基金、广东省社科基金和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经费的共同资助下展开研究的。为了在全面掌握并深入分析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跑北京、托朋友,基本购齐了全国及各省首次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和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也收集了不少外国统计资料,包括当时简直是天价的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光盘等外国文献。中外第三产业文献资料的占有优势为定性和定量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课题组每周举行学术沙龙活动,师生一起研读外国第三产业文献,讨论攻关难题。科研工作常常夜以继日进行,其中的艰辛是圈外人很难领略的。1996年初,在我即将启程去美国哈佛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的时候,课题组完成的50多万字研究成果《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运行与发展战略》通过国家社科规划办委托组织的专家鉴定会评审,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在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7年起我担任博士生导师和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项目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我开始指导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和青年教师围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开展更高层次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政策研究”[1]等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研究课题。在此期间,特别是2001年我调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执教并兼任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以来,在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外第三产业演变规律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编号:105203200400010) “第三产业经济与服务管理”等的资助下,我和我先后指导的3位硕士生和6位博士生(其中5位已获博士学位)以国家社科规划“八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运行与发展战略》为基础进行第三产业发展的延伸研究。

 

延伸研究主要在五个领域进行:一是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按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划分,对我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作延伸研究,研究时间为20009月-200412月。二是根据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新数据,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规律作延伸研究,研究时间为20009月-200412月。三是从第三产业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居民消费需求和我国外贸进出口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第三产业总需求进行延伸研究,研究时间为20029月-20053月。四是结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形势,从第三产业经济学基础、产业地位、发展状况、战略地位等方面,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作理论分析,研究时间为20014月-20053月。五是根据新统计数据,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供给、需求、时序、政策和制度等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更新和扩展研究,研究时间为20009月-20049月。

 

现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共约60万字,由九篇30章组成。研究分工如下:我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撰写的组织领导、理论指导、框架设计、子项目选题、主要观点构思提炼,以及全书文稿的审阅、修改和定稿。各篇作者如下(以篇次为序):

 

前言: 李江帆(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篇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概述: 李江帆。

第二篇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供给因素研究:陈锐彬(经济学硕士,广东省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碧花(经济学硕士,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讲师)。

第三篇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需求因素研究:梅其洁(经济学博士生,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办公室副主任)、李碧花。

第四篇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研究:李惠娟(经济学硕士,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教师)、魏作磊(管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邓于君(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谌毅兵(经济学硕士,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党校讲师)、李江帆。

第五篇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区域研究:胡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朱益民(经济学硕士,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

第六篇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时序研究:刘继东(经济学硕士,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高级经济师)、李碧花、李江帆。

第七篇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李冠霖(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第八篇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制度研究:江波(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第九篇 中国第三产业总需求研究:魏作磊。

后记:李江帆。

 

在上述文稿中,第二、三、五、六、七、八篇是以我指导的硕士生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改写的;第四篇是以我指导的研究生完成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部分章节为基础改写的;第九篇是我指导的博士生以博士学位论文部分章节为基础写成的。我在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完成此研究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文稿作了详细批注、点评和修改,一些章节作了较大改动。此外,一些研究生也参与了本书的部分研究和编辑工作:魏作磊计算和分析了第3章部分数据,并参与了第四篇的编辑。曾国军(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师)参加了第4章初稿撰写。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顾乃华、胡霞参与了第二、三、六篇图表的编辑;硕士生解应俊参与了第六篇文献来源查核。

 

课题组撰写文稿时采用的是当时所能获得的最新文献资料,但本书作为国家五年规划重点项目的延伸研究成果,研究时间跨度本来就很大,加上课题全面完工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出版周期才正式付印,其间数次进行数据更新和延伸研究,这就使得先后启动并相继完成的各子项目文稿的数据截止期难以完全统一,并与动态变化的第三产业实现“无缝对接”。幸亏,处于变动中的、似乎是杂乱无章的经济现象中隐含着相对稳定的必然规律和或然规律,这使我们有可能把研究重点放在通过对中外历史可比数据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揭示第三产业发展规律,而不必紧追当年的最新统计数据。

本书是集体攻关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各成员的功力和项目难度不一,使分工完成的不同篇章在研究水平、研究深度和行文风格上有不少差异。全书在文字、论点、论据、论证、数据使用和文献引用等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尽管主编在总纂时对此尽可能作了弥补和完善,但因工程浩大,精力有限,仍难完全磨平这些痕迹并消除所有的瑕疵。此外,本书进行的是探索性研究,可资借鉴的现成资料较少,不少观点是由课题组独立提出的,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也可能存在着不尽完善或值得推敲之处。对此,诚挚欢迎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衷心感谢国家社科基金、中山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项目、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中山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出版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和其他有关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资助和出版资助。我还要特别感谢广东省中山市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及其领导邓志毅董事长兼总经理和杨焯彬副总经理,他们不仅在服务生产资料(游艺机)的生产上取得遐迩闻名的出色业绩,而且大力支持服务经济研究,对本书的研究和出版给予热情资助。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社科处和管理学院为我的第三产业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为我提供了短期学术访问的丰富资源,使我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完成了本书总纂工作;人民出版社刘彦青编辑对本书作了非常认真负责的编辑;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研究员二十多年来热忱支持我的第三产业研究,在百忙中欣然为本书作序;不少亲人、师长、朋友和学生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或参与我从事的第三产业研究;在本书研究和撰写过程中,不少研究者的相关文献资料在观点、方法或论据上给课题组以有益的启迪,被本书参考、借鉴或引用。对此,也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李江帆

                                              2005年7月31 于中山大学

 

 点击下载浏览:《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总目录(pdf文件)

  

李江帆主编:《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http://mns.sysu.edu.cn/ccssr/new/show.asp?id=447


[1]  考虑到我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九五”重点课题与“八五”重点课题的课题指南都设定研究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内容有交叉,为避免重复,我按照“投入分析——产出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主线展开“九五”课题研究,系统分析中国第三产业的人、财、物和成本投入,服务产出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第三产业与服务市场、城市化、产业关联和波及、对外开放等问题。其最终研究成果见李江帆主编:《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李江帆:《略谈非物质生产劳动者日趋增多问题》,《学术研究》1982年第1期。
 

顶一下
0%
返回首页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Tel/Fax: (020)84038476 E-mail: ccssr_admin@163.com
主任: 李江帆教授 E-mail: jiangfanli@163.net Fax: (020)8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