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三产论坛
访问旧站
论著 论文 研究报告 项目成果 李江帆论文 工作论文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论文

黄奕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时间:2005-07-16 06:50:50来源:羊城晚报2005.7.7 作者:黄奕祥 点击:

羊城晚报2005.7.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7/07/content_936343.htm

   首页>>羊城晚报>>求是

热点透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金羊网 2005-07-07 15:57:3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广东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小康与否还得看健康”,全面推动广东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对保障广大南粤人民身心健康意义重大,更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保驾护航。

基层预防保健网被忽略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预防为主”作为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相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来说,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明显不足,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和“重医轻防”现象似乎更显严重了。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卫生产品属于公共产品,其外部效应非常明显,靠市场机制来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根本不可能。SARS劫后,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经费投入的确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投入结构上尚欠考量,公共卫生的“前沿阵地”———基层预防保健网和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建设依然处于被忽略的境地。

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多年来,“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政府也始终在下大力气解决此问题。尽管各大医院不断扩张规模,但其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增长太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层医疗单位却“门庭冷落”。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医疗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严重脱钩,没有有效地将常见病、多发病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仅靠大医院门诊量和住院床位的增加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却使得“看病更贵”了。政府部门虽已意识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的两大法宝,可惜政策执行不力、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制约着这两项“民心工程”的发展。

重视医疗制度建设

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近十多年来,我国医院的技术水平确实上了大台阶。可是我国盛行重技术、轻制度的思想观念,往往把“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简单化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所以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来说,在发挥和利用后发优势的同时,就要特别警惕后发劣势的陷阱。目前,就有两种倾向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忽视制度建设。有很多医院包括不少卫生行政部门,所谓的医院建设,就是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动辄几亿、几十亿元地投入到房屋建筑和购买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上,却忽视了医院的制度建设,大医院设备闲置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医院只好诱导患者作些不必要的检查,患者多花了很多冤枉钱,当然怨言不断;二是片面重视技术的引进,缺乏管理配套。一些医院在发展时片面重视新技术的引进,认为只要有了技术优势、引进了先进设备就是现代医院了,缺乏医院管理系统的配套,结果在大量的资金注入后,医院的运营效率依然低下。

健全相应医疗保障制度

健康权是人的基本人权之一,关注弱势群体医疗保健,健全相应医疗保障制度,让妇女、儿童、老年人、贫困人群享受基本医疗保健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举措,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跨越的坎。当前,广东省总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仍有相当居民生活在贫困状态,“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现象尚有发生;即使在大城市也仍有少部分居民生活条件和水平十分低下,急需继续健全相应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这部分人群尽快真正享受到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以解决、缓解地区间和地区内的健康不平等问题,以实现“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目标。

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对我省卫生系统来说,就是要用先进文化建设我们的医疗卫生机构,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浓郁的文化氛围,卫生人员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真诚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文关怀。不仅为病人提供适宜的技术服务,而且为病人提供文化的、精神的服务,让病人真正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生,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

(晓健/编制)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链接: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羊城晚报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律师声明 本站导航 网上广告报价 友情链接
粤ICP证020010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JinYang Network &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顶一下
0%
返回首页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Tel/Fax: (020)84038476 E-mail: ccssr_admin@163.com
主任: 李江帆教授 E-mail: jiangfanli@163.net Fax: (020)8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