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三产论坛
访问旧站
在职培训 招生信息 学习园地 研究生之家 桃李园 下载空间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学习园地

《第三产业经济学》学习指导(一)


时间:2004-04-29 02:01:31来源: 作者: 点击:

《第三产业经济学》学习指导(一)

  《第三产业经济学》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学术专著。由于它系统阐述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新理论,有利于充实和丰富传统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有利于总结第三产业经济规律,促进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因此,也适合用作大专院校经济学教师参考书、财经和管理类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以及第三产业管理干部的经济理论培训教材。全书12章可安排60-80学时讲授,自学时间约需120-160学时。华南师范大学从1987年起开始培养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选用本书的主要内容为经济学研究生、本科生和干部大专班开设选修课,受到普遍欢迎。

  在这里我们介绍该书各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思考题和关键词,供学习参考。

一、第三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第三产业经济学这一新学科。学习本章,要了解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学科地位、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由于本章涉及很多以后才详细论述的新概念和新论点,因此只要求学生对主要问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其深化要通过学习以后各章达到。

(二)重点领会和问题
1.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和理论体系。
  《第三产业经济学》是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产品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要通过弄清其行业范围(第三产业)、问题性质(经济问题)、研究主线(服务产品的运动)来理解。第8-18页是按下述线索来阐述的:第三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涵义是什么(可结合第7、10、11、12章有关定义来读)?它们有什么特点?在这四个环节中存在着什么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有何规律性?怎样研究这种规律?

  第三产业领域部门庞杂繁多,涉及面相当广泛。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如何确定理论思维的起点和研究主线,建立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通常有三种思路:其一,以"物质产品"在第三产业领域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为研究主线。这是一种将"物质产品"视为社会产品的全部,并以它为轴心划分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思路。据此建立学科体系,必然导致否定第三产业自身的投入产出关系、内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存在。其二,按照形势、任务和出台政策的要求,组织专题文章汇编。这些文章虽可解决一些急功近利式的问题,但因研究主线不清,相互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在理论上就难以跳上新台阶,形成一个学科体系,往往仅限于经济现象的描述和现行政策的诠注。其三,以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设定研究主线和理论体系。这虽不无借鉴意义,但其理论基础截然不同。它是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明第三产业的新问题,在中国产生巨大的理论影响,进而挖掉我国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成说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病根的。
 
  本书在构思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时,跳出上述三种思路的窠臼,独辟蹊径地闯出一条新路,开拓了一个研究对象新、研究方法新的第三产业经济学体系。

  从研究对象上看,本书开宗明义地阐明:第三产业经济学,是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它研究的行业范围是第三产业(三个层次);研究的课题是此领域的经济问题;研究的主线是服务产品的运动。其篇章结构的安排体现了这一主线。全书12章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历史总论,包括"导论"、"第三产业思想史"和"第三产业的形成"3章。这是展开阐述的必要铺垫。第二部分是非实物产品的理论,包括"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服务产品的价值"3章。这是第三产业经济学所由建立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是第三产业的"四环节",包括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含服务产品的价格、供求、再生产和流通等)、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等6章。这是非实物产品理论在第三产业领域的应用、阐发和拓展,它构成第三产业经济学主体。

  《第三产业经济学》这一研究对象和研究主线的确立,使它构成一个独树一帜的全新理论体系。从全书结构上看,这是一个以非实物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石的、逻辑严密的新体系。它从劳动的直接目的和非实物劳动成果所具有的满足需要的功能出发,论证了第三产业的服务产品的存在,及其使用价值的特性与共性,并以此为基点说明,随着服务产品转化为服务型商品,服务产品同样具有价值,服务产品的运动,构成第三产业内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物质内容。在这一学科体系的关节点上,一环紧扣一环:非实物劳动成果-非实物产品-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服务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分配-服务消费;其关键环节是非实物产品理论。可以说,除非是无视非实物劳动成果作为社会产品的客观存在,否则,是难以动摇建基于其上的服务价值理论,服务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理论及由此构筑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的。这正是《第三产业经济学》体系的独特之处。就此而论,它既区别于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又区别于主要以物质财富在"非生产领域"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为研究主线的(苏联)"非生产领域经济学",或是一些无明确研究主线和理论体系的专题式服务经济学。服务产品的运动成为贯穿学科体系始终的主线,这是第三产业经济学体系的新意所在。从理论基础看,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另一重要特色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和积累理论的基本原理,又正视并且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产品结构中服务比重日趋上升的新情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因此,这又是一个区别于西方服务经济学体系的、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南的体系。它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

2.第三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
  主要掌握三点:(1)它是对第三产业各分支服务部门经济学的概括和总结的概论经济学; (2)它是通过研究服务领域的生产关系,丰富、补充和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3)它是涉及经济学科内相关学科的边缘、交叉学科。

3.怎样研究第三产业的经济规律?


  本书主要提了5种方法。

  一是矛盾的共性、个性分析法,既论证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共性,以扫除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障碍,又揭示第三产业区别于第一、二产业的个性,以有的放矢地解决第三产业的特殊矛盾,制定发展第三产业的具体战略和对策。

  二是动态分析法,将经济发展同第三产业的演变联系起来,在运动、变化中研究第三产业的演变规律,用动态的观点认识第三产业生产?quot;运动形式"的产品和财富。

  三是科学抽象法,重点研究第三产业中主要的、本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经济现象--服务产品和服务部门,舍象掉现实第三产业中次要的、非本质的、或与第一、二产业相类似的经济现象,如混杂于第三产业中的实物产品及其生产部门。

  四是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反映第三产业运行机制的数学模型,在动态上寻求特定需求条件下第三产业的最佳规模,揭示促进供求平衡的服务窗口和服务员的最佳配置,以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化趋势等规律性的东西,预测服务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数量依据。五是系统方法,把第三产业放在系统联系中,以整体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等观点对它进行考察。了解这些方法对于以后理解全书的结构、逻辑线索和论证特点都有好处。

4.为什么要研究第三产业经济学?

  本章归结为5点:总结发展第三产业的共同规律;明确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指导制定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对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服务理论宝库;充实我国经济学科体系。

(三)难点
  本章有相多新术语、新论点,难点多,一下子难以透彻理解。可以先粗略了解一下,要待以后各章学习时才深化。

1.服务产品: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可参阅第4章。此处可暂时理解为一种无形产品。
2.第三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与工农业产品类似,第三产业的无形产品也经历从被创造(生产)到被消费的四个环节。详细论证可参阅第7、10、11、12章。
3.第三产业:除第一产业(广义农业)和第二产业(广义工业)以外的其他各业。详见第3章。
4.第三产业的生产关系:人们在服务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四)学习思考题

1.什么是第三产业经济学?如何理解其研究对象、主线和结构?
2.联系当地实际论述学习第三产业经济学有何理论和实践意义。
3.第三产业经济学采取什么研究方法?

(五)关键词
第三产业经济学 第三产业经济规律

二、第三产业思想史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第三产业理论的发展史。通过学习,要正确认识第三产业理论的科学性,继承经济学说史上有关第三产业理论的优秀文化遗产;对第三产业概念的由来、范围、划分标准和性质,第三产业理论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可以结合经济学说史教材和原著一起学习。各代表人物的论点,要求重点认识其突出的一两点,其他论点可作一般了解。

(二)重点领会的问题
1.第三产业的范围和划分标准。
  第三产业是除了第一产业(广义农业)和第二产业(广义工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的总称,也称为广义服务业。划分三次产业的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主要划分标准是: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可以分离;生产者离消费者的远近距离。

2.如何正确评价第三产业范畴?
  第三产业范畴是一个正确反映人类生产发展的共同规律的科学范畴。它客观地反映了产业兴旺发展的顺序,揭示了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生产与自然资源的距离及对其依赖程度;分类方法简明实用。但是,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分类标准不够严密,第三产业在一些社会中包含腐朽业种。评价第三产业范畴一是必须区分"第三产业一般"与"第三产业特殊",不可用资本主义第三产业特殊否定第三产业一般;二是必须划清经济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线。

3.第三产业理论三百年来的发展历史。
  主要掌握各代表人物对第三产业理论的主要贡献:配第贡献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规律)的雏形;萨伊论述了无形产品与无形财富的范畴;西斯蒙第分析了非物质消费;李斯特阐述了第三产业的精神生产力;西尼尔分析了社会产品区分为商品与服务。特别要了解马克思分析第三产业及其产品的7个要点:社会使用价值分为实物形式与运动形式两大类;服务消费品范畴;第三产业非实物形式的产品的功能;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特点;第三产业的再生产公式;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的趋势;非实物产业部门的划分。

(三)难点
1.如何看待三次产业划分中涉及的道德问题?
  经济产业部门的划分,依据的是反映其投入产出关系中?quot;属"和"种差"的经济标准,不应杂以道德标准。在三次产业划分中,"属"和"种差"标准体现的是产品的形态(有形或无形)和生产过程的特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等经济因素,而不反映产品及产业涉及的道德因素。无需讳言,现实第三产业中存在着某些腐朽业种。但这就如同第一、二产业中存在着某些不道德甚至非法的产品(如鸦片、海洛因之类)的生产一样,不能成为否定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理由。为集中分析问题,本书将第三产业中的腐朽业种撇开不论。

2.如何看待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第三产业理论的贡献?
  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充分肯定他们对第三产业理论的科学贡献、合理成分,以及相对于前人的进展,不搞"因人废言"和"因言废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其研究重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并处于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社会,因而往往较为重视揭示第三产业领域的经济规律。无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在其夺取政权之前重点放在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建立政权后又处于第三产业相对不发达的社会,因而往往较为重视当时占社会生产主体的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问题反而有所忽视。因此,既要发掘马克思主义的服务理论宝库,又要重视从西方经济学中吸取有益的研究成果。

(四)学习思考题
1.划分第三产业有什么主要标准?
2.如何认识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
3.如何评价三次产业分类法?
4.从配第到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理论有何主要贡献?

(五)关键词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三产业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无形产品 非物质消费 精神生产力

三、第三产业的形成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第三产业形成的历史。通过学习,要了解第一、二、三产业顺次发展的历史趋势,掌握第三产业形成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指导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结合中外历史和经济史一起学习。至于第三产业形成时间的史料,一般了解即可。/

(二)重点领会的问题
1.产业发展的顺序问题。
  农业是产业发展序列中最早发展的产业,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前开始兴旺。工业是产业发展序列中其次兴旺发达起来的产业,从公元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起逐渐占主导地位。服务业是迄今为止最后兴旺起来的产业,从本世纪中叶起开始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发展。因此,人类的生产活动相应分为以农业为主的初级生产阶段、工业迅速发展的阶段和服务性行业崛起的阶段。相应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称为第一、二、三产业。本章只是描述了这一现象,其发展原因在第10章才详细分析(参阅第423-457页)。需注意的是,产业的出现与兴旺不是一回事。

2.第三产业形成的规律。
  包括第三产业形成的标志、条件、途径和时间。作为一个完整而不是萌芽状态的产业,第三产业的形成有3个主要标志:服务部门独立化;服务部门门类比较齐全;服务劳动具有职业性。第三产业的形成,需具备以下4个基本经济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出现剩余产品的水平;社会对服务产品的需求量足以支撑第三产业独立化;服务部门独立化能使服务效率提高;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产业纷纭繁杂的分支服务部门,是通过实物生产的分离、实物生产阶段的独立化、社会生活阶段的独立化和服务行业的分化这4条主要的途径,最终汇集为整体第三产业的。根据这些定性分析,本章通过研究大量史料,确定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第三产业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国外(指埃及、西南亚地区)第三产业大致在公元前20世纪形成。

(三)难点
1.剩余产品新解。

  本章所论剩余产品(第29页)不是指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是指某一类产品的供给量超过其生产者对它的需求量的差额部分。超出部分可能被他人无偿占有,也可以通过交换发生使用价值形态的变化,仍间接为剩余产品的生产者所消费。食物生产和服务生产都可能有剩余产品。如一个农民一年生产2000斤粮食,自身消费800斤,400斤用于交换工业品,200斤用于交换服务(交通、旅业、文娱等),600斤用于交地租,那么,剩余产品是1200斤。而在一个医生一个月提供500人次医疗服务,自身仅需一人次医疗服务的情况下,其剩余服务产品为499人次。

2.如何理解"服务生产和服务产品,从其本性考察,是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主要应从服务产品满足的需求的性质和比重来理解。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相当多属于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料,少之难以存活;服务产品相当多属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满足的是并非不可缺少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少之尚可生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供自己消费的产品时,农业可采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其形成并不以商品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条件。而服务生产者生产的绝大部分服务产品(如上例医疗服务的99.8%)都是供他人消费的使用价值,只有将服务产品让渡给他人,才能换回其赖以生存的实物生活资料。所以,绝大多数服务产品是为他人生产(通过民间或官方的交换)的产品;服务生产基本不能采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而必须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联系在一起。商品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越广泛、迅速。

(四)学习思考题
1.产业发展的顺序与三次产业的划分有何联系?
2.怎样理解第三产业形成的规律及其对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实践意义?
3.中外第三产业大致何时形成?

(五)关键词
产业发展序列 第三产业形成的规律

四、服务产品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论述服务产品理论。这是第三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主体范畴和理论基石,涉及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主线,必须花力气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要求正确地认识服务产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服务产品在社会产品体系中的地位,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二)重点领会的问题
1.服务产品的内涵和外延。
  对第三产业提供的无形产品,学术界有多种提法。本书称之为服务产品。其内涵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这一内涵有两个要点:(1)非实物形态。可结合自然科学对实物的研究,弄清实物特性,进而从其负面了解"非实物"属性。(2)劳动成果。这两点将服务产品的属--劳动成果与种差--非实物形态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服务产品的定义。确定服务产品的外延时,要掌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凡不是劳动成果,均不可能是服务产品。要剔除非劳动成果。第二,凡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劳动成果,均不属服务产品的范围;凡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必然属于服务产品的范围。

2.为什么非实物劳动成果也属社会产品?
  根本原因在于非实物劳动成果具有消除相对稀缺,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实现了人类从事劳动的动因。历史原因:现代社会的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朝服务比重增大的方向的变化,导致非实物劳动成果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必然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使社会生产观突破实物形式的界限。

3.服务产品在社会产品体系中的地位。
  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二者之和构成社会总产品。精神产品是智力劳动直接生产的、具有一定精神内容的、用于满足精神或智力需要的成果;它或是采取实物形态,或是采取服务形态,因而分属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物质产品"是不具有精神内容的实物产品,只是后者的一部分。服务产品可以根据其使用价值的不同,划分为服务型生产资料和服务消费品,分归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

(三)难点
1.物质、实物与非实物的概念。

  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学界还沿袭19世纪的旧观念,把物质归结为由实物粒子组成的、具有静止质量的实物。这是不正确的。实物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具有静止质量、一定体积和"不可入性"的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反物质"态等6种形态存在。但实物并不是物质的唯一形态。自然界中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形式是实物和场(引力场、电场、磁场、电磁场等)。非实物是不由基本粒子组成、没有静止质量和体积、具有可迭加性的物质。这可以结合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来理解。本书虽指出传统理论的"物质"概念的不严密,但为照顾习惯,仍沿用这一提法,不过赋予其准确涵义--不具有思想内容的实物。

2.如何评价学术界对服务产品的多种定义?

  本章全面分析了学术界对服务产品的种种不正确定义。这是从反面论证服务产品定义。看起来似乎咬文嚼字,但这关系到学科体系的逻辑的严密和理论基础的坚实问题,应通过比较、研究弄清反论的问题所在。要在三方面理清思路:第一,认识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的矛盾关系,精神产品与实物产品、服务产品间的交叉关系,澄清将精神型实物产品(书刊等)误为服务产品,或将非精神型服务产品误作精神产品的模糊认识。第二,认识服务产品与其消费后果的差别,划清服务产品与劳动力的界线,否定将劳动力当第三产业产品的违反逻辑的论点。第三,借助科学抽象力,在理论上将实际过程中"溶为一体"的服务劳动产品与服务劳动区分开来,划清第三产业的有效劳动与无效劳动的界线。

3.产品观的扩充问题。
  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产品,是劳动所创造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本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这些产品只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静止质量、体积和不可入性的、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产品,称为实物产品;另一类是没有静止质量和体积的、不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产品,称为非实物产品,或服务产品。服务被列为产品的根本原因是它与实物产品一样具有消除相对稀、满足需要的功能。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产品在社会产品中的比重日趋增大,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理论以"物质产品"为中心划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一统天下,以服务产品为运动对象确立服务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分配和服务消费观。这是理解本书后面的阐述的关键,一定要弄懂。

(四)学习思考题

1.如何划分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
2.为什么服务也是一种社会产品?
3.针对学术界的反面意见,探讨怎样给第三产业的无形产品下定义才比较严密?

(五)关键词
服务产品 实物产品 物质产品 精神产品

五、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非实物使用价值理论。通过学习,要从理论上全面了解使用价值的两大类形式,认识第三产业生产的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功能和特性,树立非实物使用价值是构成现代社会财富的重要物质内容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等新观念。本章阐述的新理论是以下各章的基础,务须透彻地弄懂。

(二)重点领会的问题
1.使用价值的内容与形式。
  使用价值是满足某种需要的对象、消费的客体,这就是其内容;它在形式上分为实物使用价值与非实物使用价值两大类。前者是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实物形式,因而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使用价值;后者是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离开服务者而独立存在的、与劳动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只能在活动状态中被消费的使用价值。传统理论讨论的只是实物使用价值。

2.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功能与特性。
  "功能",是非实物使用价值与实物使用价值的共同点,即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决定了它具有消费替代性、消费互补性和消费引致性。"特性",是非实物使用价值区别于实物使用价值的相异点,包括:非实物性;生产、交换、消费同时性;非贮存性;非转移性;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性;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

3.非实物使用价值与社会财富和价值的关系。
  非实物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物质内容。因为,财富从物质上看只是需要的多样性;需要的多样性是通过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来满足的。因此,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用价值本身在一个需要和生产的体系中发展起来,因而,财富内容本身及其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农业社会以农业使用价值为财富内容;工业社会以工业使用价值为财富内容。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现代社会财富不仅包括以实物使用价值为内容的实物财富,而且包括以非实物使用价值为内容的、比重日趋上升的非实物财富。

  在商品经济中,非实物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价值本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它必须以劳动产品的交换为前提。产品只有具有使用价值,才能被投入交换,进而被衡量其交换价值和价值。这就决定了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承担者。所以,只要使用价值凭它能满足交换对方某种需要的有属性,使产品能够投入交换,它就可以并且实际上充当了交换价值的承担者。非实物使用价值能实现以上职能,所以它同样可以充当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三)难点
1.传统使用价值概念的失误。
  问题在于以偏概全,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分析的实物使用价值当作使用价值的全部,将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排除出使用价值的范围,或否认它是严格意义的使用价值。这一观念必然与现代社会生产和需求体系中非实物使用价值比重日趋上升、地位愈加重要的现实相脱离。因此,应以非实物使用价值理论扩充使用价值理论。这是本书的理论基石,由此才可推导出服务产品的价值和运"四环节",必须弄懂。

2.如何认识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
  非实物使用价值的非实物属性,往往会使人对它产生神秘感,怀疑它的存在,或把它误认为意识形态、精神世界的东西。由此导致否认服务部门是生产部门等多种误解。从认识论来看,"非实物"的存在,需要通过科学的抽象思维、理论思维来认识,不能靠直观感觉来判别。可以"类比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工农业部门投入人财物,产出使用价值供人消费,满足其需要;服务部门投入人财物,其结果也可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服务领域既然有消费后果,追溯到生产环节,必然也有某种使用价值被创造出来。从这种使用价值与工农业使用价值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满足需要)和个性(无法触摸和直观感等)看,称之为非实物使用价值较恰当。这是从理论思维来论证。如果要从实证上说明其客观性,也可参阅"非实物劳动成果的物质性"(第109-111页)的论点,从服务劳动过程、非实物使用价值及其消费过程和消费后果的客观实在性来认识。

3."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涵义。
  抓住两个关键来理解:其一,此处"消费"指生活消费;其二,此处"服务形式",系指与"物品形式"相对立的形式,即非实物形式。因此,它指的是用于生活消费的非实物劳动成果。要注意,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及的"服务"有多种涵义,有的指非实物劳动成果,有的指一般雇佣劳动,或一般劳动,不可张冠李戴。

(四)学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非实物使用价值与实物使用价值的共性与个性?
2.研究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功能和特性对发展第三产业有何意义?
3.怎样认识财富观的演变及其原因?

(五)关键词
非实物使用价值 实物使用价值 服务消费品 服务型生产资料 服务生产资料 消费替代性 消费互补性 消费引致性

六、服务产品的价值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讲服务价值理论。要掌握在第三产业领域应用劳动价值理论的方法和观点,从质和量、共性和个性等方面认识服务产品的价值及其特性,了解马克思对其价值理论的四次充实及其理论启示。因本章论点多处涉及学术界对服务价值的原则分歧,要了解传统政治经济学否定服务价值的基本论点,并注意本章是如何通过"破中带立"的驳论,全面突破传统成说,进而确立新观点的。

(二)重点领会的问题
1.为什么服务产品有价值?
  首先要注意本章是以服务产品理论和非实物使用价值理论为基础,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服务产品的价值的。第4、5章指出,第三产业提供的非实物劳动成果也是一种产品--服务产品;这种产品具有使用价值--非实物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推论,结论必然是:因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要服务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它自然就成为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本章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从三方面论证服务产品具有价值:(1)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3)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的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简言之,服务产品的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决定的。

2.服务产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和构成。
  服务价值量决定分两种情况。(1)重复型服务产品:因服务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生产同种服务产品需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服务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创新型服务产品:它的非重复生产性、扩散性和共享性,使其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服务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服务产品的价值量由三个部分构成:C-在服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物料或辅助材料的价值,以及服务工具、设施的折旧费;V-服务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M-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3.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四次充实。
  (1)起点:以棉纺业为模特阐述劳动价值论,规定劳动者必须手脑并用才创造价值。(2)第一次充实:考察总体工人的劳动,认为脑力劳动者只要较间接地作用于实物劳动对象,并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已参与价值创造。(3)第二次充实:考察流通领域,认为不生产物品的运输、通讯劳动也创造价值。(4)第三次充实:考察服务领域时,认为服务消费品有价值。(5)第四次充实:考察基础科学,认为科学产品"二项式定理"有价值。
启示:价值范畴会随着社会劳动交换的内容与重点的变化而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三)难点
1.为什么说服务劳动也有凝结性?
  这是突破服务产品无价值的旧成说的关键论题。传统观念将劳动"物化"、"凝结"理解为劳动固定在可以捉摸的物品中是片面的。其实,它只是泛指劳动体现、实现在某种使用价值中。在服务产品的生产上耗费的劳动,由于体现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中,因而也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和物化,也和实现、体现在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劳动一样形成价值。但是,非实物使用价值的特性又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有凝结性与运动性相结合的特点。弄懂此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广义上理解劳动的凝结性,不要将它片面地看作工农业劳动特有的性质。可以结合第7章关于服务劳动具有的流动性与凝结性相结合的特点(第259-261页)来学习。

2.内容不健康的服务产品有无价值?
  这些包括道德判断的产品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不予讨论。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是一种撇开了道德因素的产品,不存在善与恶之分,也无健康与不健康之别。讨论其价值,是要解决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涉及的是产品的效用与费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不涉及人们对效用的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等道德评价问题。判断一种使用价值有无价值,只能用经济的标准,考察 这种使用价值是否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而不能杂以道德标准,将这种使用价值的"善与恶"作为有无价值的附加条件。换言之,在经济学家眼中,产品是纯洁无瑕的,没有道德"杂色"。这一原则同样适用第一、二产业,如第205页例,研究工农业产品价值同样要将其道德因素舍象掉。

3.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首先要弄懂什么是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为什么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完全地反映在相对价值量上(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69页)。商品A用商品B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价值量就是商品A的相对价值量。商品B处于等价形式上。从量上说,这种被表现的价值量就是上述二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它不仅取决于A本身的价值量,还取决于"参照系"B的价值量。这就好比A是需要测量重量的物品,B是法码,要用B的个数来表现A的重量。如果每个法码本身较重,就可以少用几个;反之需多几个。如果A较重,法码就要多一些。如果A与B的重量按正比例增减,表现A的重量所需的法码个数就无需增减。余类推。所以商品A的"内在"价值量变动不能明确地、完全地反映在其相对的价值量(法码的个数的变动)上。

  其次,要认识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在提高生产率方面的不同特点、趋势对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变化的影响。在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的交换中,服务产品的价值量通常以实物产品为等价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实物产品的价值量相对下降了(即法码变轻了),表现同量服务产品价值量所需的实物产品(等价物)就应增多(即法码个数增多)。由于生产特点不同,实物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往往超过服务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使实物产品的价值量比服务产品下降得快,因此,以实物产品为等价形式的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就会呈现增大趋势,尽管服务本身的价值量不变,甚至减少。可结合阅读第315-322页关于货物、服务价格剪刀差的论述来理解。

4.服务价值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的流行教材、论著中,一些学者动辄指责服务有价值的论点违背劳动价值理论,但细究一下其论据,实际上找不出多少有说服力的东西,无非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讲只有物品才有价值。其实,马克思在那里主要讲物品有价值,没有讲只是物品才有价值。就算是讲过,也不能照搬,而要根据新情况加以发展。

  理解服务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涉及到经济学术界对价值论的两大争论:

  其一,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外部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持肯定观点;非劳动价值论持否定观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劳动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外分野。而服务价值理论坚持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故属劳动价值论。

  其二,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内部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传统政治经济学持肯定意见,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两个条件:(1)创造出物品(其实此条件论据空缺,马克思也无此断语);(2)用于交换。本书持否定意见,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两个条件是:(1)创造出使用价值(不管是实物形式还是非实物形式);(2)用于交换。其论据是:价值实体不是物品而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以使用价值为承担者,不是以物品为承担者。可见,服务价值理论实际上是继承、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将其适用范围从第一、二产业扩大到第三产业领域,扩充了其"疆域"。毫无疑问,它属于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内的流派。反之,传统政治经济学貌似"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不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一个困窘的境地: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大,其适用范围日趋缩小,以致根本不能解释当代社会经济现象!仅此而论,流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唯物品价值论"及建基于此的一系列观点、范畴,如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再分配等,是需要扬弃的。这一观点可以在讲授政治经济学时介绍。

(四)学习思考题
1.为什么用来交换的服务的产品具有价值?
2.第三产业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与第一、二产业比有何不同?为什么?
3.服务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有何关系?
4.为什么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趋于上升?

(五)关键词
服务劳动的凝结性 重复型服务产品 创新型服务产品 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 国内生产总值(以下参见第471页) 服务总值 服务增加值 服务净值

顶一下
0%
返回首页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Tel/Fax: (020)84038476 E-mail: ccssr_admin@163.com
主任: 李江帆教授 E-mail: jiangfanli@163.net Fax: (020)8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