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8.“黑话”事件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我在台山一中读书的日子并不总是阳光灿烂的。文革初期,我经历了非常委屈的事,就是“黑话”事件。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1966年6月文革爆发不久,我这个班长“靠边站”,班委会全面瘫痪。同学们发现,受班主任和学校重用的班长,竟然是“摘帽右派”儿子,一个“黑七类”子女(我父亲1958年被错划右派,1960年“摘帽”,1979年被认定错划予以改正,后加入中共,退休后任台城地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我年年被全班同学高票选为三好学生的事实这时也无济于事了。加之我当“班长工作积极负责,敢于批评不良现象”(班主任评语),敢于管组织纪律,工作方法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难免得罪了一些同学。这都使我在文革之初成为“应矢之的”。我很快被排斥在四舍值班守夜同学名单之外。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我甚至发现,在我夜晚口渴起床从四舍走去膳堂喝开水时,也有同学一路偷偷跟踪我。想起四舍值班守夜原是由我安排的,而我自己连值班的资格现也被剥夺了,这一反差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使我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觉得非常难受。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那时,很多政治待遇都被剥夺了。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晚自修,“红五类”(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下中农)子女去参加全校会议听传达,我和朱民英因属“黑七类”(地、富、反、坏、右、资本家、走资派。朱民英母亲任小学校长成了“走资派”)子女,没资格参加会议,两人在空荡荡的北院无所事事。没有担任班干部的他似乎若无其事,作为“靠边站”班长的我却百感交集。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文革初期,同学中掀起改名潮——名字有“封资修”色彩的同学纷纷“破四旧”,把名字改为“革命”名字。当时盛行“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的反动血统论,“红五类”子女可改名(到学校总务处抽出胸章中的纸卡改名就行,学校没办正式更名手续,更不要说公安局了)。但规定“黑七类”子女不得改名,为的是“防范”他们改名换姓后干坏事。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那时,我因父亲是“摘帽右派”被视为“黑七类”子女,不能改名,也不能领取当时还非常稀罕的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语录本。一天,我在南院看到一张抄写周总理讲话的大字报。他明确指出:右派分子摘了帽就属人民内部矛盾。我如获珍宝,马上去找班文革核心小组负责人陈德林同学转达周总理讲话精神,说我不属“黑七类”子女,要求发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语录本。他大概也知道了,就在北院中厅给我补发了。我马上奔去总务处改名——这毕竟是一种权利啊。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36年后,在2002年10月,我首次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在礼品店看到的毛主席像章就是文革初期我领到的那种款式,如获珍宝,马上“请”了10枚。我把毛主席像章佩戴在胸前,感慨万千地想:我曾经连这样的权利都没有啊。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毛主席像章(仿66年首批发行版)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1966年7月1日下午,我班开会选举文革核心小组(相当于临时班委会),早就被排斥在外的我自然不是核心组成员候选人,对此我早有思想准备。我没有任何期望,对我没被选上,心情平静得很。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恰好,当天看到的羊城晚报报道,某中学有一个班主任,上任时扬言“新官上任三把火”,频频出招在班里搞“和平演变”,在团支部和班委会的抵制下,他只烧了“两把火”,就给撤职了。我看后觉得很有意思(我一直管班里读报),就把报纸交给在课室外闲谈的几个同学看,并介绍说,这报纸讲“新官上任三把火,才放了两把火,就给撤职了”,值得一看,然后就回家吃饭了。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没料到,这竟引起班里的轩然大波。当晚,我从家里回到课室自修。一进课室,就看到黑板上用粉笔写着的大字(大意):李江帆必须老实交代讲“新官上任三把火”影射核心组的黑话!其他班同学也纷纷来看热闹。我才想起闯祸了。当时全国声势浩大地批判三家村“黑话”,而当天是核心组“新官上任”呀。我感到有口难辩。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当时,文革工作组已进驻一中。一天晚上,负责我班的工作组员李某(县粮食局干部)叫我出去走廊谈话。他声色俱厉地批判我讲“黑话”,要我老实交代,根本不容我分辨。我委屈极了,对其水平之低非常失望。我仰望北方夜空,虔诚地相信:只有洞察一切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才能还我清白。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一个月后,我吃惊地发现,“黑话”事件成为班核心组鉴定我“消极对待文化大革命”,“对自己的缺点百般辩护,坚持错误”的重要论据之一。这在我人生经历中留下了一个永难消逝的阴影,也成为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大挫折(想想那时才十五岁的我承受的政治压力)。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还好,时过境迁,“黑话”如今再也不需要澄清了。我一直希望能找到那份羊城晚报,把引起“黑话”事件的“始作俑者”复印下来留作纪念。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2010年11月29日,我的一位博士生终于帮我实现了这个心愿。他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找到1966年6月30日《羊城晚报》,上面刊登的河南省许昌第一高中学生慕振奎写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就是当年我看到的那篇文章。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重读旧报,真有隔世之感。实际上,那位班主任只不过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自己的路要自己来铺”,搞考试分数评比等,并没有什么过错,但被“革命小将”慕振奎武断地扣上了推行“和平演变”的“阶级敌人”等吓人大帽子。慕振奎现在何方?在网上搜索“慕振奎+许昌”发现,大量网页报道的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河南许昌“慕振奎”,一个17年热情资助穷孩子读书的“下海”职工。年龄差不多,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