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女作 据此新认识,在曾和杰②、黄标熊老师的指点下,我在经济学说史课程学习过程中,于1980年6月27日写成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几个问题——《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习札记”一文,作为课程论文。这可以说是我从事第三产业研究的“处女作”。该文共1.7万字,分4部分:1.从经济学说史上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谈起;2.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是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生产劳动者,不是“一不会做工,二不会种田”的寄生虫;3.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是创造精神财富的非生产劳动者,他们以自己的非生产劳动换取物质生活资料,不是靠物质生产部门的布施过活;4.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非生产劳动者日趋增多,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不是社会腐朽、寄生性的表现,服务性行业日益发展,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现在看来,该文并未跨出关键的一步——突破旧的价值观,且有一些自相矛盾之处,但它系统概括了马克思关于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特点、产品、生产产品的劳动及其作用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看来较新的观点。曾和杰老师批改论文后给予好评。后来,该文在1981年3月向湘潭大学学报投稿未予采用。我决定把它拆开再投稿。其中的第四部分在1981年3月24日修改成《非生产劳动者日趋增多是社会寄生性的表现吗?》在学校的一个内刊刊登了。 1981年5月是我形成新的价值观的转折点。当时报刊首次大张旗鼓地宣传第三产业概念,《经济研究》也破天荒地发表了何小锋等两篇与传统经济学针锋相对的、很有创见地提出服务价值的论文。这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给了正在向传统理论冲击的我以很大鼓舞。我再次深入研读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国外关于服务的一些著作,重新检讨了一年前写的“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几个问题——《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习札记”一文,并认真推敲了其中的一些不彻底的、自相矛盾的论点。我发现,我既然承认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创造精神财富和服务消费品,就得顺理成章地承认:若这些产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具有价值;这些劳动者因此也创造价值,并非是非生产劳动者。长期的冥思苦想使我豁然开朗,思想上的一个飞跃形成了。我认识到,传统政治经济学将产品局限于物品的范围,否认“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生产产品,是上述“养活论”得以流行的一个理论渊源。要正确认识教师、知识分子以至“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性质和第三产业的社会地位,关键问题是必须突破传统产品观,把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也纳入产品范围;应合乎逻辑地从服务产品论升华到服务价值论。于是,我以1980年论文为基础,于1981年5月4日写成了《略论服务消费品》,大胆地提出了关于服务消费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价值,它必然随社会的发展日趋增长等一系列新观点。
———————————— ②曾和杰老师是我们研究生的经济学说史教师。我入学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试论重农学学派关于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萌芽及其现实意义》就是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