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三产论坛
访问旧站
服务业观察 李江帆论坛 生产服务业 生活服务业 公共服务业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李江帆论坛

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


李江帆

时间:2012-01-04 01:29:01来源: 作者: 点击:
1964-1968年我在广东省台山县第一中学读初中,经历了很多难忘往事,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17.重读报到须知有感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2010年元旦回台山老家翻箱倒柜,找到了我一直珍藏着的1964年《台山一中新生入学报到须知》、学生证、借书证、林海老师手写的班干部会议安排便条等一批原件,看后甚为感叹。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一是感叹光阴似箭,人生苦短。屈指一算,那是46年前的“文物”了。人生能有几个46年呢。当年接到台山一中录取通知的欢天喜地仿佛还在心田荡漾,弹指一挥间,差不多半个世纪就过去了。台山一中百年校庆,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其中差不多一半时间,由佩戴红领巾的活泼少年,变成逼近退休年龄的“智叟”。当年英姿勃发的老师,不少已乘鹤西去,健在的都变成七八十岁的老人。以前台山一中老师,都是我们的师长级长辈,如今全都成了学弟级晚辈,要听我们“痛说革命家(校)史”才能真切了解台山一中的过去。真是岁月不饶人啊。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通知书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收费表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课程表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二是感叹当年读书学费看似便宜,实际不便宜。一个学期初中学费8元,按膳堂每份饭0.13元算,相当于61.5份饭。但那时收入水平低,如我母亲当了几十年小学老师,工资都是48.50元,我的学费占她每月工资的比重为16.5%;学杂费15.50元,加上每月膳费7.80元,一个学期的读书开支就达62.3元,占同期工资收入的21.4%,算是比较重的负担了。难怪当年我想买一本课外书,看一场电影,对家长来说都是不轻松的负担了。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比对如今,与当年同样质量的一份盒饭约要2元(考虑到那时膳堂打饭没几条寀),61.5份饭价值123元,即一个学期学费123元。若加上与当年可比的每月伙食费(60份饭120元),一个学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开支约为843元(=123+120X6),约占一位任教15年的小学教师半年工资(按1500元X6=9000元算的)9%。这说明,可比水平的读书开支占工资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了。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三是感叹当年一中内宿床位真多。《报到须知》注明,本校学生原则上要求内宿内膳,外宿外膳要专门提出申请。这在如今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现在很多中学刚好是反过来的,原则上外宿外膳,内宿内膳要专门提出申请。那时我家就在环城北路,离一中很近,本来我是在家里住宿的,后来班主任建议我回校住宿,以联系群众,我才有机会成为不少“四舍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人。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四是感叹当年生活水平真低。《报到须知》提到要带蚊帐,使我想起当时班里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些家境贫穷的同学,买不起蚊帐,晚上任蚊子咬。班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动员同学尽量带大一些的蚊帐回校,与没有蚊帐的同学共享(宿舍有孖床,可拉中床蚊帐两人用)。我就从家里带了一个中床蚊帐回校与一个同学共用。那时宿舍学解放军搞内务,每天早上,总是由我把蚊帐拉得紧绷绷、服服帖帖的,看起来非常整洁。那同学可能因没用过蚊帐不懂如何整理,从来不动手搭蚊帐。不久后我发现,就是这位因我的帮助免于“喂蚊子”的同学,在文革初期被安排偷偷跟踪监视我,使当时才15岁的我,领略了人间世态炎凉(见前文“‘黑话’事件”)。二十多年后,我在1989年3月第一次出国到英国作访问学者,入住学校公寓时发现宿舍里都没有蚊帐。我好奇地询问管理员,他微笑着解释,英国冬天特别冷,野外过冬的蚊子都被冻死了,蚊子很少,所以不用挂蚊帐。我不由得想他们的报到须知肯定不会要求带蚊帐,学生中也应该没有因家贫没蚊帐不得不“喂蚊子”的人。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五是感叹当年读中学劳动真多。入报到须知一再强调要带劳动工具bang(金+邦)、CAN(竹+参) (我几乎忘记这些当年无比熟悉的、很可能是台山自造的字了),每学期学习成绩专门有“生产劳动”成绩,都说明这一点。按照两分法来看问题,体力劳动过多,无疑会挤占课堂学习的时间。但是,正如我在《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中所说的:马克思说过,“劳动是严酷的但是能把人锻炼成钢铁的教育。”四十多年以后,我回顾在成长过程上经历的几个重要关节点,不无惊奇地发现一个基本事实:虽然我在台山一中养成的踏踏实实劳动的习惯只属很朴实的“劳动人民”本色,可是,就是它多次在我人生道路出现机遇、面临转折的关键时刻拯救了我。我们这一代人能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如今的“富二代”娇生惯养,特别不能吃苦,这与今昔的“制度安排”不同不无关系。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六是感叹当年真重视品德教育。那时学校年年都评三好学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正如陈悦棠老师所说,他教了几十年学生,认为1960-1965年培养的学生是发展最全面的,处理思想品德与文化知识的关系(所谓又红又专,或按古人的说法是“道德文章”)最好。从林海老师在学期初召集班干部会议的便条可以看出,作为班主任,他特别重视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费了很多心思提高班干部的思想品德,引导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使我大为受益。我在《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中回忆道:回想起来,我的人生观基本是在一中读初中时形成的。两位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关于关心集体、积极向上、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工作和生活准则的谆谆教导,使我得益匪浅,对我人生道路上的几个关键环节都产生了正面影响。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时下一些年青人,动不动就以“愤青”姿态出现,对社会“满腔怨愤”。我对这种灰色人生观和偏激看法很不以为然。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对社会只有“怨愤”之情,难道他对培育他成长的社会(包括养育他的人民,培养他的母校和老师)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吗?有人主张,感恩是做人之本,要教育年青一代懂得感恩。我认为这种看法很对。WHd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顶一下
0%
返回首页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Tel/Fax: (020)84038476 E-mail: ccssr_admin@163.com
主任: 李江帆教授 E-mail: jiangfanli@163.net Fax: (020)8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