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跨世纪 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 届满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大会 2002.8.13 广州
|
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跨世纪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届满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大会于2002.8.13 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 入选第一届“十百千工程”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领域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共155人参加会议,广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山大学李江帆教授等单位和个人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体会。 |
|
|
在持之以恒的第三产业研究中开拓创新
李江帆
我在1996年9月被选为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跨世纪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五年来,我在上级组织特别是省委宣传部的关怀和培养下,在同志们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持之以恒的第三产业研究中开拓创新,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较高评价。
现向大家汇报我在本届"十百千工程"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一些心得体会。
一、五年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五年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如下:
1.培养期内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情况
在科研方面,继续保持在第三产业经济研究中的全国领先水平。1996-2001年发表论文100篇, 出版专著《第三产业与服务消费品研究》1本, 共计85万字。主持完成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级2项,教育部1项,省级1项,厅局级3项,课题成果约180万字,科研经费39.5万元。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等奖、国家计委科技进步2等奖。研究成果被中央领导部门采纳,被经济学术界多次引用。积极国际学术活动。1996年4-10月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进行中美第三产业比较研究,参加哈佛大学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收集了一批第三产业经济研究的前沿文献资料。1997年1月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学人并作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与改革的讲学。
2001年我调入中山大学后,组建了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持申报的5个科研项目已经获得批准,科研经费约19万元。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第三产业垄断行业改革战略及政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产业与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课题: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与管理研究,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与第三产业升级优化,中山大学文科重大课题:中外第三产业演变规律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
在教学与梯队建设方面,1997年我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生17人,博士生12人,指导青年教师9人,访问学者3人。为博士生和硕士生讲授第三产业经济学、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服务管理研究等课程,年均200多学时。重视采取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和学术前沿研究成果相结合,把课题任务和研究生论文研究统一起来,使指导研究生的过程成为完成国家和省社科研究规划课题的过程,取得较好效果。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获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广州市2000年社科招标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学校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资助。今年,我指导的一位硕士生在副厅级公选中被选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在学科建设方面,继1993年起任广东省高校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1998年起任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学科带头人和项目管理组组长。围绕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组织学术队伍进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组建了一个由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第三产业学术梯队,完成了2项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有关第三产业的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通过对国外、境外大学访问、对国际互联网的查阅和复印购买资料,掌握了一批重要的第三产业经济研究专著,使研究处于国际学科前沿上。
2.培养期间完成或通过鉴定的应用成果及其效益
(1)1996年主持完成的最终成果《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运行与发展战略》(50万字)系统研究了涉及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定量模型、实施方针和具体对策,在揭示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定量规律,建立第三产业经济运行数学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专家评审鉴定组认为"在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000年主持完成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最终成果《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70万字),对中国第三产业投入产出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按照投入分析--产出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主线,分析了中国第三产业的人、财、物和成本投入,服务产出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第三产业与服务市场、城市化、产业关联和波及、对外开放等重要问题。学术价值:首次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引入中国第三产业的实证分析,测算了我国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的一系列重要参数,填补了空白;通过中外比较研究建立理论模型,系统揭示了第三产业运行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中国第三产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动态发展趋势,以实证分析素材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的社会产品观、社会财富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实践意义:从投入、产出和综合分析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将为我国政府明晰地把握第三产业发展的"家底",消除阻碍发展的症结,正确制定发展第三产业的"十五"计划和21世纪初的远景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我国在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抓准主要矛盾,采取正确的措施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专家评审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书通过评审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出,正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3)2001年主持完成国家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与中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研究》(20万字),系统研究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国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规律性,分析和预测了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提出了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政策。学术创新和突破和学术价值:借助电脑分析软件,将研究第三产业发展规律从第三产业的外部深入到其内部,在揭示第三产业经济规律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影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关系,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结构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提供了有价值的经济参数;结合中国发展特色,建立了中国主要服务部门发展的定量模型,对我国在21世纪初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目标作了置信度较高的预测。这对充实和发展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经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4)1999年通过鉴定的应用成果《乳源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组长李江帆)为贫困山区探讨结合当地实际,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一个指导思想正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合理、发展对策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乳源全县产生了非常显著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该研究成果提出的发展战略指导下,经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乳源县6年来国民经济发生了4大巨变: GDP由低速变高速大增长,外向型经济大发展,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成功大突破,基础设施大改善。外资企业由1992年的3个发展到1999年的48个,实际利用外资由1993年的2600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830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递增速度由1993年以前的4.3%,增长到1992-1998年间的11.2%。1999年通过广东省高教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被认为是一项研究广东省山区脱贫致富发展战略的优秀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达国内先进水平。
(5) 1999年主持完成广东省旅游产业定位研究课题,运用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和投入产出表,取得两项突破:首次对全国各省市旅游服务增加值进行测算,首次对广东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作定量分析分析,为制定广东省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广东省旅游局的好评,并在1999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被许德立副省长采用。 社会影响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等传媒以"李江帆与第三产业经济学"等题目,对我的研究作过多次专题报道,介绍了我的第三产业研究对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
回顾本届培养周期,我较好地完成了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跨世纪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的目标责任书和预期计划,在第三产业经济管理的延伸研究中开拓创新,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是广东省委宣传部有效实施"十百千工程"的直接结果。省委宣传部干部处直接抓了以下三方面的重点工作,对我的学术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是以《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书》的形式,明确培养人在培养期内结合本职工作的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1997年4月,在我被选为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跨世纪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不久,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就与我签订了《广东省"十、百、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书》。该目标计划书明确规定了我在本培养周期的工作目标是:
" 通过进一步改善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条件,提高学术水平,承担高层次的科研课题、取得高层次的科研奖项,继续保持在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达全国先进水平的第三产业研究数据、资料库、以及研究方向互补、结构合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群体。"
主要发展方向是:
"以第三产业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对我国第三产业现状和问题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我国"九五"期间和21世纪初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分析中外第三产业运行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第三产业发展模型,揭示第三产业宏观比例、内部结构、区域分布和时序发展的规律性,丰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为我国政府提供跨世纪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方案和决策借鉴,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科研工作任务是:
"主持承担国家'九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负责本课题的总体领导、设计、组织研究、协调、审定。本课题重点研究我国第三产业的运行状况和2010年发展战略问题。基本内容包括:我国第三产业的总体运行状况、结构特征、区域特征、发展时序特征、发展的规律性和运行模型、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的演变预测、发展目标、重点和方案选择、发展对策及其效应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书》还明确列出突破的科研难点和教学工作任务。
二是提供培养条件,促进人才成长。省委宣传部非常关心培养对象完成工作计划和科研课题需要组织帮助解决的问题,在《目标计划书》中,将此单独明确列出。为了改善培养对象的工作条件,从1998年起设立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对第一层次的培养对象进行A工作条件资助、B资料材料资助和C学术出版活动资助,每年资助约一万元,为期三年。这些人才培养经费对于我进行第三产业的延伸研究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是定期检查督促,提供压力和动力。从1998年起,省委宣传部干部处每年都通过年度总结检查汇报等方式,对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实施"十百千工程"情况,包括拟完成的工作计划或科研课题、工作目标工作任务 完成工作计划和科研课题需所在单位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检查。
上述具体措施,帮助我明确了"十百千工程"奋斗目标、发展方向和具体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的第三产业延伸研究。
二、在科研中取得进展的几点体会
回顾我在第三产业研究中走过的路,我的主要体会是:困惑往往是科学思想升华的动因,正确选定科研方向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持之以恒是攻克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条件,从实际出发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充分运用现代科研手段是提高科研成果档次的重要方法,个人努力是在科研中取得重大进展的最关键条件。
1.困惑往往是科学思想升华的动因
我开拓第三产业经济学,经历了困惑、启迪、升华的"三部曲"。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我前半辈子的经历也几乎总是与"师门"有关:中学毕业后下乡当"知青",做过"耕读班"教师;上大学,被选拔到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去的是师范学校;考取研究生,读的依然是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大学执教,曾当过多年"教师的教师"。孩提时代的耳濡目染,青年时代的身体力行,使我对教师的职业特点有着特别真切的了解。但是,大学毕业后的一件事,使我对教师劳动性质发生了困惑,成了我后来构建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导火线。那是1977年,我要起草一篇批判文章,驳斥"四人帮"动辄指责知识分子"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做工",而"吃农民的饭,穿工人的衣"。我虽然从直觉上知道此论点荒唐,但又感到难以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来驳倒它。因为,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关于只有工农业才创造劳动产品和价值的成说,也确实只能推导出教师、知识分子以至所有"非物质生产劳动者",都是靠"物质生产部门"施舍或馈赠的产品养活的。这给我留下的是深深的疑惑:教师到底有没有向社会提供产品?如果有,该称为什么?
1979年开始的沐浴着思想解放春风的研究生学习,给我很大的启迪。我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从马克思提出但未予阐述的"在服务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一语,和运输业的再生产公式G-W…P-G',以及西方经济学对goods(货物)与services(服务)的并列分析中,得到很大启发:教师获得工农生产的"饭"和"衣",是以向对方提供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服务消费品"为代价的。教师的不做工、不种田,与工人农民不教书一样,是社会分工,各司其职的必然结果,完全没有理由加以非议。传统政治经济学将产品局限于物品的范围,否认"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生产产品,是上述"养活"论得以流行的一个理论渊源。想到这里,我心里感到豁然开朗了:要正确认识教师、知识分子以至"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性质和第三产业的社会地位,关键问题是必须突破传统产品观,把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也纳入产品范围。据此思路,1981年6-7月,我在《广州日报》、《华南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论文, 在我国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服务消费品"范畴(即教师、医生、科技人员、服务人员等提供的非实物形式的消费品)。我的理论观点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试刊中的《经济学文摘》很快予以摘登。 不久,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复印资料也全文转载。
既然发现了经济学的"处女地",我决定就在此垦荒。1981年8月, 在导师黄家驹老师的提议下, 我选定"论服务消费品"为硕士论文的课题,拟以《资本论》的研究主线、始点为蓝本, 将研究对象由实物型商品改为服务消费品,系统探讨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价值、生产与再生产、流通、 分配和消费这六方面的问题。 这一大纲实际上成了我以后完成的《第三产业经济学》专著的基本理论框架。带着论文研究大纲,我到北京、天津、长春、重庆、武汉、上海、厦门等地访学2个月,拜访专家、学者,在听取正面建议的同时,我特别留意考虑反面、侧面的意见和批评。其后, 在深入钻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46、47卷,广泛阅读中外有关文献资料,做了大量卡片,写了8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后,1982年春,我一鼓作气, 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8 万字的硕士论文。因时间和篇幅所限,我的硕士论文只分析了研究大纲前三部分问题,但它已攻克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非实物产品理论问题。其主要部分以《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为题在《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中文和英文版上问世。其他部分也"化整为零",拆为13篇论文,相继于80年代初期发表于中央和省市报刊上。至此,我算得上迈入第三产业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大门了。
1984年底,广东人民出版社约我以近年研究成果为内容写一本第三产业的书,结果一拍即合。1985年"五一"节,我列出了写作提纲。原准备写一本《第三产业经济学浅说》。后来我发现,一个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很难在一本通俗小册子中完成的。后来我写成了一本专著。当然,这一过程是艰难的。因为,传统政治经济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中国第三产业研究的长期空白,使得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创立难度很大:我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现成文献,除了和论敌的论点交锋外,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和理论观点影响的学者,我还得先"战胜"自己,和头脑里"先入为主"并一度占据稳固阵地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搏斗。幸亏研究生时代对服务消费品的系统研究奠定了比较稳固的理论基础,使我的创作得以披荆斩棘。我从1986年2月起动笔,在教学和社会工作之余抽空写作,夜以继日攻关。终于,在1988年6月2日清晨,完成了42万字的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第三产业经济学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研究主线,以非实物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石构筑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服务生产理论,开拓其研究起点;服务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环节"的论述, 则构成了此学科体系的关键环节。
《第三产业经济学》于1990年出版后,一位记者说,从构思、研究到脱稿,《第三产业经济学》实际上是"八年抗战"的理论成果了。事实也是如此。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八年的血汗终于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较高评价,它也给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践和决策以较好的影响和推动。它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光明杯"一等奖。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研究员认为,该书以崭新的结构体系、清新的学术观点、严密的科学论证和自成一派的理论逻辑, 在我国经济研究领域开拓了第三产业经济学。它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研究主线,构筑起一个逻辑严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新体系;它以严谨的态度将政治经济学正确地应用到第三产业领域,探讨、概括和解释现代经济生活中涌现的以服务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新问题,补充、 丰富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它透过纷繁复杂的第三产业经济现象,从共有经济规律和特有经济规律两个角度,系统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规律。这不仅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而且对我国经济科学的建设,也起着有益的推动作用。
2.正确选定科研方向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
冷静地说,我在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中之所以能取得进展,除了具备科研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外,选好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选好方向能确定科研的正确突破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我的体会,选好科研方向应该考虑"新、少、前"三个字。
新--课题方向、研究内容要有新意。一般地说,研究项目可以分为老题和新题两类。老题是已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的课题。因文献资料往往浩如烟海,在研究中很容易收集。通过整理归纳、借鉴他人成说,就不难得出观点全面、研究系统、为学术界普遍肯定的结论。但因为这些领域已有很多人涉足过并取得相应成果,后来者的研究往往难以跳出窠臼,要实现创新较为困难。研究老题的新意通常表现在论据新(发现前人未知的新资料,形成新论据)、结论新(得出和前人不同的结论,其典型从目前社科界的"翻案"成风中可见一斑)、方法新(资料和结论均不新,但使用的方法新)。新题是没有或很少人进行过研究的课题。这类题材参考资料有如凤毛麟角,很难收集,没有或基本没有他人成说可资借鉴,研究难度大。但难点恰好构成创新的条件,很可能正是科研"富矿"之所在。一旦突破了,就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容易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甚至可能填补学术空白。就我来说,我比较喜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研究带有挑战性的新题。二十年来,我进行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第三产业管理研究和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和发展战略研究,均属前人很少探索的新题。这就有利于创新,使研究上新台阶。
少--要选择正在进行同类探索的研究者少、不易"撞车"的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都要揭示人们尚未理解的现象和规律,创造尚不存在的东西,这就必然具有创新的品质。创新和发明的成功者是在科研竞赛中速度居第一位的人。第一名的科研一旦取得成功,就意味着当时还在进行着的同类研究的失败,即使是离第一名仅有一步之遥的第二名。所以,进行同类创新性研究的人越多,"撞车"的机会就越大,成功者占研究者的比率就越小,研究成功的概率就越小。就此而论,科研工作者不要一窝蜂地拥到很热门的、很多人正在研究的"高度密植"的、极易"撞车"的课题上去。从科研规律来说,这是避免重复劳动、"发明"已经发明的东西(曾启贤教授语)所必需的。
前--选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重大社科研究项目(特别是五年规划项目)和一般性研究项目不同,往往需研究三、四年,加上至少一年的出版周期,成果要在立项四、五年后才能出版。而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变化很快,如果选择一项现在很热门的题材,等研究成果出来后,热门话题早就变成了过时话题,这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要选择具有超前性意义的课题,就必须破除急功近利的科研观。应冷静地探讨社会需求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具有前瞻性地分析选题目前和未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选择具有超前性意义的课题,或者说,将要成为热点的"冷点"课题来研究。如果成果问世之日,恰好是其社会需求从"冷门"变"热门"之时,科研成果就更有可能指导实践。
对于科研方向的超前性选择与科研成功的关系,我是有切身体会的。1981年,当第三产业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被学术界忽视甚至被贬斥的局面时,我透过世界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的趋势看到其深远意义,选择了第三产业经济为研究方向。1982年,在第三产业范畴被打入"冷宫"时,我顶着压力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后来证明,这一研究为指导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实践打下了基础。到了1984年底,在中央确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之前,我撰写的为第三产业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石的13篇论文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家和省市报刊上发表了。1988年,我完成的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建立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该书于1990年出版,一年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1年,几乎是在我的专著获奖的同时,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把研究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样,我研究起步早的超前性优势也就显示出来了。1992年春,国务院办公厅来电调阅《第三产业经济学》和我关于第三产业的一批论文、资料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起草小组参考。领导文件起草小组工作的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阅读了该书后,很感兴趣,邀请我于1992年4月下旬进中南海面谈了一个下午,认真听取了我对第三产业的划分、发展趋势和政策问题的一些意见,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一位副司长告诉我,中共中央、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决定,吸取了我关于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后来我对比了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稿,发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第三产业的经营对策、价格体系等方面,有一些增加或改动的提法与我的一些论点很接近。同年9月, 国务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研究课题组按国务院秘书长的提名,邀请我飞赴北京,再进中南海参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中国第三产业的研究报告座谈会,听取了我对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目标、 分工和重点的意见,并把《第三产业经济学》列为第一项参考文献。我还多次参与地方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研究、咨询和培训。
由此可见,一项研究成果所以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除了它的高质量因素外,与其选题的超前性是分不开的。缺乏超前性的研究选题,必然老是落在实践的后面。如果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看家本领,就是只能在中央作出决策后跟在后面论证其正确性,那么,他的研究就因无法指导实践而丧失其意义。甚至,它是否算"科研"都可以打个大问号。
3.持之以恒是攻克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条件
持之以恒持续攻关是攻克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条件。由于现代科研领域的广延性和纵深性发展,信息爆炸的局面的形成,一个囿于时间、精力、知识面和实践面限制的现代人,无论是领导人还是科学家,都不可能是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社会无所不晓的通才。面对研究领域的无限性和个人精力的有限性的矛盾,科研人员只有持之以恒地投入很大的精力和相对稳定的时间,以优势兵力长期攻关,才能以自己有限的精力攻下广袤的科学天地中某一领域并取得成功。范文澜老前辈提倡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对科研攻关来说是很重要的。浮光掠影、全面出击、浅尝辄止的"科研",肯定得不到丰厚的回报。
按我的体会,持续攻关必须围绕有重大意义和超前性的课题,投入10年以上的努力,进行互相区别但又相互衔接的同一课题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和延伸研究。这样才有希望取得重大突破。
1980年,在我就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开始踏入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此后一直围绕着第三产业问题持续攻关。我的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
(1)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前期研究阶段。1982年,我完成8万字的硕士论文"论服务消费品"。至1984年底,发表第三产业方面的论文超2万字。在这一阶段,我定义了服务消费品范畴,系统阐述了非实物使用价值理论和服务价值理论,突破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成说,建立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非实物产品理论。
(2)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研究阶段。 1986年,我首次承担社科研究课题--广东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七五"规划课题"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虽然科研经费只有2500元,但对于当时还是讲师的我来说,已感到是精神上和资金上的很大的支持了。1987年,我获得副教授职称不久,学校科研处和广东省高教局就果断地创造条件,支持我申报省级课题。结果我申报的同名课题被批准为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七五"规划第一层次的重点课题。立项后,我应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探讨第三产业经济问题,把服务消费品研究扩展到服务产品研究, 从产品观、价值观、生产观、流通观、分配观和消费观等方面,全面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唯物质产品价值论"和"唯物质产品四环节论",进而建立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以科学的理论逻辑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的适用范围日趋缩小的问题。一年后,我完成了《第三产业经济学》。
(3) 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延伸研究阶段。在完成以服务价值理论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后,我把第三产业研究的重点扩展到第三产业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去。1992年起,我承担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第三产业管理学"。1993年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同时主持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第三产业经济运行研究"。1997年起,主持省社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研究"、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与中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研究"。2001年起,我开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第三产业垄断行业改革战略及政策研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课题"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与管理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产业与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中山大学文科重大课题"中外第三产业演变规律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这些都属于同一研究方向的延伸研究。
可以说,是20多年的持续攻关使我在第三产业研究中取得在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的。
1990年,我完成的广东省"七五"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6年初,我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国家社科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广东省社科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运行与发展战略》,被评审专家组誉为"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我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研究" ,被专家评定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回顾研究历程,我深深体会到持之以恒是攻克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条件。我非常感谢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对我的前期研究的支持,感谢省委宣传部对我的第三产业延伸研究的支持。有了这些支持,我才能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申报并主持后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起始和延伸研究。
为了持之以恒攻克科研难关,我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科研时间和精力对社科规划项目的投入。我主要抓了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物色科研素质好、精力充沛、能保证有足够的科研投入量的年青教师和硕士研究生组成课题组,参与研究国家和广东省社科研究规划课题。 二是每两周举行一次课题组学术沙龙活动,探讨问题,把握进度,解决难点。三是将子课题的任务和研究生的硕士论文的写作统一起来,使指导研究生的过程直接成为完成国家和广东省社科研究规划课题的过程。四是贯彻计划-检查-实施的原则,随时掌握研究进程,分步实施研究计划。
4.从实际出发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
科学研究,尤其是文科科研,要取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科研成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的客观标准,不能跟"风"跑。
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唯上",不能以权威人物的认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八十年代初期,在我钻研并开拓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时,曾面临着来自上面的很大压力。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持否定、批判态度,认为它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1981年第三产业概念试探性地在中国传媒上"亮相"才几个月,就因一位全国著名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以"渗透着资本主义本质"的罪名被中央有关权威部门打入冷宫。而我恰好在这时顶风而上开始第三产业研究,其政治压力、学术压力以及"学位压力"(申请硕士学位)之大可想而知。我记得,1981年北上访学时,东北一著名专家劝我别研究科、教、文、卫劳动性质这些学术风险大的问题。1982年,在我撰写硕士论文和即将答辩期间,中央权威经济学报刊连篇累牍刊载批评第三产业的论文,形成了非常严峻的政治气氛,使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因授予学位的学校的有关教师绝大多数一边倒地持批评第三产业理论的态度,几乎处于被动局面。我当时非常迫切地期望杂志上有那怕一篇论文露露脸支持第三产业也好,这就可证明自己的新观点只是学术之争,冲淡一下答辩会的政治气氛…… 1983年,我的硕士论文的主要部分在一社会科学权威刊物发表时,也因一位副主编不赞成教育生产服务消费品的新观点差点"卡壳"。1985年后, 第三产业虽然因中央主要领导的支持而被列入国家统计局"正册",但在中国经济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仍是否定第三产业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北京一著名经济学教授就关切地告诫我不宜搞第三产业经济研究。一位对服务劳动颇有研究的专家也劝过我不要以"第三产业"这一有争议的术语为书名。面对一片反对声,我发现自己简直是在与一个传统的旧经济学体系作战。当时如果我跟"风"跑,就不可能在第三产业范畴被横加贬斥、打入冷宫的年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研究第三产业,并取得进展。
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不能"唯书",不能以僵化的态度对待前人(包括伟人)在书本上提出的理论原则。综观第三产业理论三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马克思虽然也在其经济著作中分析过涉及第三产业的一些问题,如社会使用价值分为实物形式与运动形式两大类,服务消费品的范畴,非实物形式的产品的功能,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特点,服务产业的再生产公式,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趋势,非实物产业部门的划分等,但其研究重点毫无疑问是第一、二产业。与此相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则较为重视揭示第三产业领域的经济规律。例如,配第贡献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雏形;萨伊论述了无形产品与无形财富的范畴;西斯蒙第分析了非物质消费;李斯特阐述了第三产业的精神生产力;西尼尔分析了社会产品区分为商品与服务。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充分肯定他们对第三产业理论的科学贡献、合理成分,以及相对于前人的进展,不搞"因人废言"和"因言废人",又不能以僵化的态度对待前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书本上提出的理论原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其研究重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并处于第三产业相对发展的社会,因而往往较为重视揭示第三产业领域的经济规律;无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在其夺取政权之前重点放在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建立政权后又处于第三产业相对不发展的社会,因而往往较为重视当时占社会生产主体的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问题反而有所忽视。因此,除了要发掘马克思主义的服务理论宝库外,还要重视从西方经济学中吸取有益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更要重视把这些前人在书本上提出的理论原则放在实践标准面前检验,看其是否符合实际。
对劳动价值论的态度也是一个例子。在政治经济学的流行教材、论著中,一些学者动辄指责服务有价值的论点违背劳动价值理论,但细究一下其论据,实际上找不出多少很有说服力的东西,无非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讲只有物品才有价值。其实,马克思在那里主要讲物品有价值,没有讲只是物品才有价值。就算是讲过,也不能照搬,而要根据新情况加以发展。服务价值理论实际上是继承、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将其适用范围从第一、二产业扩大到第三产业领域,扩充了其"疆域"。反之,传统政治经济学貌似"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不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推到窘境: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大,其适用范围日趋缩小,以致根本不能解释当代社会经济现象。
可见,从实际出发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说得好:"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 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由于"不唯上",我的科研才能不"跟风"跑, 在第三产业范畴在中国被横加贬斥的时候,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第三产业及其发展规律性。 由于"不唯书",我才敢于越过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雷池",冲破源于苏联的"正宗清规戒律", 系统分析非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因为要"唯实", 我才能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代世界经济的实际建立富有生命力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5.充分运用现代科研手段是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的重要方法
为了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我在主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时,充分运用现代科研手段,建立科研优势。
一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在占有第三产业文献资料上建立优势。我和我的学术梯队成员们,进行了10多年第三产业科研资料积累和设备建设,购买了世界银行各国统计资料光盘,全国各省首次第三产业普查资料、相关统计年鉴。还积累了1979-1995年全国第三产业研讨文献、国外第三产业文献、第三产业经济学文献、产业经济理论专著等,具有较好的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进行第三产业课题研究。1996年我被国家教委派往美国哈佛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购买和复印了约50本在第三产业研究中处于世界研究前沿的专著。这就在占有第三产业领域的文献资料上处于优势地位,使科研成果的高质量有了资料方面的保证。
二是运用数学分析原理和计算机分析软件,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我们在经济学课题研究中,很重视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软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处理数据,系统研究中国第三产业增长的供给、需求、结构、区域、时序、政策、制度因素等涉及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很强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定量模型、实施方针和具体对策。在揭示中外第三产业发展的定量规律,建立第三产业经济运行数学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
三是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用电脑统一进行文字处理,输入科研成果资料。这可使经济学研究成果摆脱手写形式,进入电脑数据处理形式,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形成、传递和处理的效率,便于查阅和借鉴,并可缩短出版周期。
6.个人努力是在科研中取得重大进展的最关键条件
客观地说,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确实出现过几次难得的机遇,为我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下乡插队时幸运地获得以知青身份继续读高中的机会,打下了日后考大学的知识基础。刚好在全国重视改善知青待遇的氛围和选拔工农兵学员恢复统考的时机中被推荐读大学,因而有资格在考试中显示自己的实力。考场上的成功与展览中的荣誉恰好同步出现,使我得以顺利通过选拔工农兵学员的难关。 大学毕业后,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分配到地区师专任教,为以后报考研究生形成了较好的进修环境。当发展第三产业尚未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时,已著书立说,在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处于"捷足先登"的地位。在英国访问期间,赶上两趟"末班车", 有机会参加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年会和日内瓦第6 届国际服务经济研讨会。在省委宣传部实施首届"十百千"工程时,就有机会被选为第一层次的培养对象......我常常庆幸自己的幸运。但是,在20多年对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探索中,我体会更深的是,一个人要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大的进展,除了要及时抓住机遇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英国政治家迪斯累里说得好,"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机会来到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我以为,以下四个治学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一是要发愤图强,努力奋斗。从少年时代起, 中国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单打冠军容国团"人生能有几次搏"的名言就常常激励着我发愤图强,用功读书。几十年来, 我一直把"奋斗"二字作为人生座名铭,不敢懈怠,没有放松过目标追求。熟悉我的朋友都了解,我对时间是很吝惜的。我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下乡插队期间,当夜幕降临时,农友们在闲聊中消磨时光,也是疲惫不堪的我却关起门来读书。在佛山师专任教时,大电网经常停电,学校用柴油机发电,每晚10时就停机,我就自制了蓄电池日光灯,学习至深夜。80年代以来, 我虽生活在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却很少有过轻松的星期天和节假日, 更多的时间是沉醉于书山学海之中的探索。研究生时期,我写论文常干到"东方红",有次连写20多小时,万言论文一气呵成。 我在房门口贴上一条"工作时间谢绝闲谈"的醒目字条,不知为我节省了多少时间。访英期间,吃几口干粮,喝几杯自来水就在计算机中心干个通宵更是家常便饭了。鲁迅先生说过,我哪里有什么天才, 我是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我对此很有同感。
二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说到底是一种创新。在经济学领域的创新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过硬的文字功夫。前者使人能站在相当的理论高度来研究和探讨经济学的理论问题,而后两者则使人既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框,又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就需要打好理论、逻辑和文字基础。我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 遇到不解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我的第三产业研究就是从写一篇文章产生的困惑开始的)。虽然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理科, 但我不偏课,各门功课一直全面发展。这样,后来命运把我抛到文科领域,我很快就能适应。我至今还很感激我父母亲和中小学老师对我语文基本功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以及教师进修班和研究生的老师对经典著作家的哲学和经济学名著的辅导。它奠定了我受益终生的基本功和理论基础。为了打好理论基础,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我逐字逐句细读《资本论》,书上眉批密密麻麻,写了读书笔记7大本,还有卡片一箱子。这些不懈的努力,才使我在第三产业研究中对经典著作家的有关论点有全面的理解。
三是做学问要严谨。"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在写作《第三产业经济学》时,为了撰写篇幅仅数千字的"第三产业形成的时间"这一小节书稿, 我花了三个月时间细读数10本历史书,还多次拜访历史系专家、教授,请他们查核史料,审阅文稿, 就是希望尽可能不出错。为了分析"使用价值"的涵义, 我按条目索引逐页查阅几大本马克思经济学原著,做了数百张卡片,并细致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了马克思著作中的使用价值范畴的多义性,由此引起我对扩充使用价值外延的创新性思考。我认为,做学问只有严谨、实在、学风正, 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处引文、一组统计数字,大到一个论点、一个定量模型以至一本专著,都应该一丝不苟,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才能取得精益求精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