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广州现代产业体系 李江帆
【编者按】李江帆教授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第三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研究,在开拓第三产业经济学、揭示第三产业发展规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于1991年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2年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本文是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与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一)趋势与成因
世界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规律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终将成为第一大产业,世界将迈向服务经济为主的阶段。 笔者曾选取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石油国和市场经济工业国4种类型92个国家1982年92组统计资料为样本数据 ,拟合三次产业产值(指增加值,下同)结构模型;选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6个成员国1870-1976年76组统计资料为样本数据 ,拟合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模型。通过利用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程序、多项式回归分析程序,在电子计算机上对9种类型的待选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并经比较、检验,可以确认,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非线性的相关关系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构成幂函数、三次曲线函数和对数函数型相关关系。在直角坐标系描出三次产业产值方程的运动轨迹,可得三次产业产值曲线(见图1-1)。
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分别构成对数函数、二次曲线函数和幂函数型相关关系。在直角坐标系描出三次产业就业方程的运动轨迹,可得三次产业就业曲线(见图2)。
资料来源: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6国1870-1976年三次产业就业方程绘出。
观察图1-1、1-2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迄今为止最低点约为3%;第二产业比重增大到40-45%即呈饱和状态,随后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趋增大,其就业比重增幅显著高于产值比重,至今尚无回落趋势。此外,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程度较高,产值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程度较低。这说明,影响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除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外,还可能有其他作用较显著的自变量,如本币与美元的汇率、各国价格水平、消费构成、人口、地理和社会传统等因素。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世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可得如下简要结论:三次产业比重与人均GDP(GNP)相关。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迄今为止的最低点约为3%;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大到40%—45%左右即呈饱和状态,随后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趋增大,其就业比重增幅显著高于产值比重,至今尚无回落趋势。 当代第三产业的迅速增长从而其战略地位的提高是由生产率、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诸因素的发展引起的。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基础;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长使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比重上升,引起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使生产结构中的生产性服务增长,带动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使人们用货币交换时间和便利的需求增长,推动提供相关服务的新行业出现。 农业比重持续下跌的原因:粮食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使农业无法与经济同步增长;土地收益递减使农业对单位土地的投资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趋于减少。 工业比重先升后跌的原因:温饱阶段对工业消费品的强烈需求到小康阶段趋于饱和;生产总量增大使实物生产资料需求增长,生产层次的提高使实物生产资料需求相对减少。
(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从区域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形成首先形成于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然后扩散到中等城市,最后波及到服务资源丰富的城镇。 从时间看,在贫困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一产业推动;在温饱阶段,产业结构以工农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一、二产业推动;在小康阶段,产业结构以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推动;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阶段,产业结构以服务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城市和发达地区将在全国率先迈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在经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后,最终将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对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来说,是“十一五”时期;对整个中国来说,是2020年。 广州作为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发达城市,有更充分的条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在中国率先迈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三)对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的认识问题 不少地区的决策者对为何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对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的旧观念还未完全消除。 一些城市,过于看重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解成大上工业项目,片面强调工业而忽视第三产业,不顾需要与可能,把大上快上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当作工业化的“政绩”。 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对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将在发达地区和城市率先超越第二产业, 成为GDP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的必然性缺乏预见性,在第三产业日趋增长,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还把“工业立市”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战略,把第三产业的发展置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之外。 一些城市囿于国民经济主要由工农业推动的旧经验,认为工业发展了,第三产业自然就会上去,无须花大力气抓第三产业发展。 (四)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非常关注第三产业指标,通常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产值比重指标来衡量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这比起只懂得以工农业总产值来考核干部政绩当然是一个进步。一般地说,第三产业比重指标可以大体上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看,第三产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日趋增大。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裕,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越高。 不过,这也有例外。因为产业比重只是相对指标,反映的是三次产业之间此消彼涨的对比关系。第三产业比重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发展水平高。假定某地第三产业处于落后状况,而工业更不发达,第三产业因工业比重低就有可能占据较高的比重。反之,甲乙两地第三产业本来同样发达,但其后甲地一个大型工业项目上马了,其第三产业比重当即下降。显然,我们不可据此断定甲地的第三产业倒退了。因此,第三产业比重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可一概而论。一些山区贫困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很低,但其工业落后使第二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因此就有可能占较高的比重。这种现象可称为第三产业的“虚高”。与此相反,珠江三角洲一些制造业在全国很有影响的经济强市,外向型工业发达,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其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低,甚至有可能低于上述山区贫困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经济强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低于山区。正如笔者在1994年就提出的,要全面衡量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除了使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对指标——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外,还要辅之以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绝对指标——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4]。
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指标(元/人)等于第三产业增加值除以一个地区的总人口,可以用来衡量第三产业发展的绝对水平。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高,标志着第三产业发展的绝对水平高。它可用来消除比重指标的不确定性缺陷。例如,有的地区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大,但因为第二产业很发达,故第三产业比重就显得小。如分析其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就可以确定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处于高水平。 不过,此指标也有缺点,就是不反映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关系及其相互适应程度。例如,某发达地区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与欠发达地区比虽遥遥领先,但与本地的经济发展高水平形成的服务高需求相比,仍有可能处于滞后状况。这是因为,该地区居民高收入水平形成的对生活服务的高需求,产业发展高水平形成的对生产服务的高需求,都需要在本地得到满足,故要求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绝对水平大大高于欠发达地区。而服务产品具有的生产消费同时性、非转移性,决定了这些服务产品只能由本地服务业在本地供给或外来服务业在本地供给(即服务产品输入本地)。这样,与欠发达地区相比显得较高的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相对于该发达地区服务产品的高需求来说,还是处在供给不足状态。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一万元对于贫困山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对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来说却无异于车薪杯水,就是此理。服务产品供给的这种相对不足可以在第三产业的低产值比重和低就业比重中发现端倪。因此,需要辅之以第三产业的相对指标来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作综合判断。 服务密度指标(元/平方公里)等于第三产业增加值除以一个地区的总面积。与此对应的还有农业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除以一个地区的总面积)、工业密度(第二产业增加值除以一个地区的总面积),三者统称产业密度(GDP除以一个地区的总面积)。它们可用来分析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率。从中国的情况看,产业密度主要与人口密度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国民生产率和产业发达程度。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产业密度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产业密度低、单位土地的产出量低,占用土地相对多的产业,适于在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的地区如城郊或乡村发展;产业密度高、单位土地的产出量高,占用土地相对少的产业,适于在土地资源紧缺、地价昂贵的地区如城市特别是中央商务区发展。近年来我国不少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退二(产)进三(产)”,其实就是用服务密度高的第三产业部门取代城市中工业密度低的第二产业部门。这是提高城市产业密度的重要方法。推而广之,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不仅要对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作规划,而且应该对产业密度作分析规划。 综上所述,在评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时,必须综合考察第三产业的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如果只注意第三产业比重,忽略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指标,就有可能产生认识偏差。有鉴于此,评估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应该坚持两点论: 无视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的客观规律,把服务业比重的增大视为资本主义寄生性的突出表现,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是,若把第三产业的高比重当作评估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志性成果”,搞“第三产业比重拜物教”,把第三产业的比重看得比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更重要,那也是不可取的片面看法,也需要加以纠正。如果只以第三产业比重作为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就难免使工业发达的经济强市领导忧心忡忡,甚至想方设法压低工业发展速度以抬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了。 二、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现代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中以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实施现代管理方式的服务行业,或者说,是指技术含量高、管理模式先进、运行机制灵活、产品富于创新的第三产业部门,也可以称现代第三产业。这些行业以外的其他服务业则是传统服务业或传统第三产业。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移动通信、信息咨询服务等,以及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形成的新兴服务业,如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现代娱乐业、现代旅游业等。 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分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 (二)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因此,要解决珠三角产业发展层次低的问题,需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优于工业发展的地位。 (三)现代服务业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 现代服务业是决定城市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当代经济竞争突出表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成为城市间激烈竞争的对象。现代服务业拥有控制、支配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的功能。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下,拥有现代服务业的城市,便拥有对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支配和控制权。因此,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竞争的中心内容。随着工业化中后期的来临,地区之间的竞争焦点将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控制人力、资本、物资、信息、技术等经济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是其服务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心来实现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是指依靠产业规模大、创新水平高、示范效应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服务产业群在城市的聚集,通过向外输出服务产品,引导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是由若干个服务功能中心组成的综合体,包括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保险中心、商务会展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科教文卫中心、总部经济中心等。 三、构建广州现代服务业中心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5] (一)重大意义 现代服务业中心是指依靠产业规模大、创新水平高、示范效应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服务产业在城市的聚集,通过向外输出服务产品,引导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1.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客观要求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广州要努力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国务院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把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广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带动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提升广州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广州人口规模大,土地开发强度高,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土地、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大力发展智力密集程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有利于广州扬长避短,发挥现代服务业对人才、资本、物资、信息等重要资源的控制和支配能力,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更好服务全省和全国的关键所在 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能够提升广州在生产要素区域流动中的集聚辐射作用,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广州与珠三角、全国以至国际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提高人口、产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动的效率,促使全省以至全国的产业体系更好地适应经济知识化、全球化的趋势和服务需求升级的要求。 (二)发展基础 |